陳敬軒笑道:“家裏也留的足夠了,這些都是孝敬您和娘的,我們平時都沒時間過來,已經很過意不去了。”
桃香領著鄭氏進屋,鄭氏瞪她一眼,嗔道:“哪兒有把男人留在門外,自己進屋坐著的?你這規矩從哪兒學來的?”
桃香撇撇嘴:“他又不是不認識門,來的次數比我還多呢,再不進去說會兒話,一會兒我們又該走了。”
鄭氏聽了又是一陣不舍。
雖然鄭氏一再留他們吃飯,但桃香實在是沒有時間,隻好應了說正月裏再吃,兩人便告辭回來了。
桃香這麼急著回來,是想趁著明日臘月二十三給劉雲濤的爺爺還有金子恒的爹爹去回禮。她琢磨著人家運了那麼大的一車年貨過來,再要買了同樣的送回去,就顯得生分了,於是她便想自己做些絲糕豆包之類的送過去。
桃香回來之後,便用大盆將玉米麵和白麵摻在一起,用熱水燙了,放在熱炕頭,用蓋子蓋好,等著發起來。
這冬天發麵比較慢,主要是溫度低的原因。但她家的炕頭整天的燒火,又是經過桃香指點過的回溫的循環灶,熱的快,保持的久,到第二天早上就發了。
桃香早就發現那些年貨裏有一盒葡萄幹和大棗,就留下來了。早起一看麵已經發了,便將葡萄幹和大棗分別用熱水泡軟了備用。
她將大鍋放上籠屜,鋪好了細密的屜布,將燒起火來。等到鍋邊冒出熱氣,知道水開了,便將那發好的混合麵厚厚的在上麵鋪了一層,又在上麵鋪了一層葡萄幹和大棗。然後便蓋上鍋燒起火來。
等到鍋裏飄出香甜的味道,陳敬軒進來了,問道:“什麼東西,這麼香?”
“蒸的絲糕。”桃香說著便掀開了鍋蓋。這下子,鍋裏的香氣一股腦兒地哄上來,陳敬軒忍不住湊上來一看,鍋裏麵是滿滿的一屜桃香所說的“絲糕”,金黃金黃的,上麵一層青綠的葡萄幹,點綴著鮮紅的大棗。
桃香用鏟子在邊上割下來一小塊,遞給他:“你先嚐嚐好不好吃!”
陳敬軒伸手接了,忙不迭地送進嘴裏,熱騰騰的,又香又甜,鬆軟勁道。他一邊哈著熱氣,一邊嚼著,“好吃,好吃!”
桃香便含了笑意,用鏟子將整屜的絲糕分割成一塊一塊的,然後便伸手往高粱秸紮的鍋蓋上撿。
那絲糕熱熱的,桃香試探著撿上來,臉都被熱氣熏得紅撲撲的。陳敬軒站在一旁,看著這場景,覺得自己媳婦兒又嬌俏又能幹,不覺錯不開眼睛。
桃香撿完了絲糕,便將其中方正的塊兒各撿了六塊,放進細白的新屜布上包好了兩包。又將昨晚就收拾好的兩包自己店裏的帕子蚊帳和兩塊布料都一起放進大籃子裏。這些妥當之後,便催著陳敬軒去駕車,說這絲糕還是熱的最好吃。現在就去,到那兒的時候應該還是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