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宣旨過後,又將外麵的護衛叫來了進來。這一次,進來的四名護衛還抬來了兩個大箱子。
其中一名壯漢小心的從身上的包袱中取出一個錦盒,遞給太監沈言。
打開錦盒,裏麵卻是數方玉印。官印者,普通官員用銅印,親王太子皇後太後等用金印,皇帝之印為玉,稱為璽。而此時裏麵的幾方印卻是玉印金印銅印皆有。
陳克複並不言語,隻是冷漠的接過錦盒,將那幾方印拿在手中觀看。那枚玉印卻是一方虎鈕小玉璽,按沈言的介紹,這是專為太子陛下所刻的皇太子璽。而那方金印則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印,同樣上麵的印鈕也是一頭伏虎。銅印則是他的另兩個官職印章,分別是尚書省尚書令印、遼東道大行台行台尚書令。
看完印章,陳克複將那四方印章放回盒子,交給了陳雷。沈言看到陳克複收下了那印章,心中高興不已。忙又讓那四名漢子打開了另外的兩個大箱子。
“太子殿下,這兩個箱子裏麵的都是還沒有刻上官職的印章,以及加蓋了朝廷吏部印章的空白告身。陛下所部諸位大人的官職,隻要殿下填上他們的名字,再發一份名單到建康給朝廷即可,一切皆由殿下做主。”
看著那整整兩大箱子的印章,還有那一疊疊的空白官書文書,陳克複嘴角冷笑一下。看來如今這陳朝朝廷到也還沒有亂來,要是他們真敢直接給遼東軍的文武封官,那他可就沒那麼容易答應了。
讓陳雷收下這兩大箱的官印文書後,陳克複也並沒有給沈言什麼明確的答複,直接讓張錦派人送他南下。對於陳克複來說,這江南突然出現的變動,讓他有些一時無措。不管是如何決定,他都必須在全麵考慮之後才能決定。
見完建康的使者後,陳克複也馬上傳令,讓特勤司的唐錦雲馬上來見。自己下令五萬大軍繼續前往燕州,對抗薛世雄。
大軍前行,剛出燕郡到達柳城郡,那邊已經有一隊騎兵匆忙南來。一看到陳克複的帥旗,忙趕來相見。
“大帥,薛世雄十五萬大軍兵鋒極盛,一日之見已經多次進擊。李副帥率本部一日七退,目前已經退過了盧水和玄水,大軍已經撤到了白狼水。”
來的好快。
陳克複的第一反應,就是薛世雄已經徹底的摸清了李靖所部的實力。李靖十萬人馬如果真要和薛世雄十五萬人馬大戰,倒也有可戰之力。但是如果在臨渝關下做戰,這卻是十分不利的。如今李靖後退而不亂,一步步的沉穩後退,倒是上策。
打開地圖看了一會,陳克複取來筆墨,在地圖上柳城郡最險固的要塞瀘河鎮要塞上劃了一個圈。
“馬上將這地圖交給李元帥,告訴他,本帥親率五萬大軍將先一步趕到瀘河鎮,讓他率大軍繼續東撤,到達瀘河鎮是,兵分兩路,由毛翊率一部駐瀘河左麵柳城,魯世深率一部駐瀘河右麵臨海頓城,讓李無帥來瀘河鎮見我。”
陳克複不怕薛世雄追擊,李靖、魯世深、毛翊三人都是如今遼東軍中的大將。有十萬兵在手,雖是後撤,可卻並不會被薛世雄這頭老虎抓到機會。隻要撤到了瀘河,那陳克複就能在這裏依靠瀘河、柳城、望海頓城三城建立一個三角防線。遠離了臨渝關城的薛世雄軍,將麵臨攻防易手的情況。
這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陳克複一直呆在草原之上,整日行軍。雖然特勤司也會有消息通傳給他,但是通信十分困難,一般隻有最重要的情況才會費大力氣傳過來。此時回到遼東,陳克複需要太多的時間,來重新熟悉目前的形勢。
瀘河鎮,和懷遠鎮、通定鎮並稱遼西三大鎮。對於這三鎮,陳克複也都囤有重兵,通定駐兵五千,懷遠駐兵一萬,瀘河同樣駐兵一萬。陳克複一入瀘河鎮,駐守此鎮的卻是金吾將軍羅林,他的第一任親衛隊正。羅林跟著他的時間很長,雖然如今才十九歲,但卻是遼東軍中地位很高的將軍。不但因為他是從三品的金吾將軍,更因為他是大帥身邊最受信任的一批將領,沒有誰敢輕視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