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支大軍列陣相迎,卻久久都沒有動靜!兩軍陣前,隻有那不時吹過的風聲,和獵獵飄揚的旗幟的呼呼響聲。
陳克複坐在颯紫露上,手中舉著望遠鏡,可以清楚的看到薛世雄那幹瘦的臉龐,以及馬上他那仿佛風一吹就能倒掉的幹瘦身子。他有些奇怪,怎麼薛家叔侄五個,個個長的跟重量級拳擊手一般,為何這薛家家主薛世雄反而如此幹瘦。就他這樣的身體,當年是如何在北疆之地,以一個小軍官的身份不但沒死在邊疆外族手中,而且還一步步的成了名震天下的北疆八虎將?
不過此時,他已經明白了一些。他以五萬人趕到了薛世雄十五萬人的大營之前。如果換成了一般的將領,這個時候,早就忍不住進攻他了。可是薛世雄卻根本沒有這樣,而是列陣迎敵,卻又靜守不變。這是為帥者的一種能力,沉穩、冷靜,不為一時的誘惑而輕易出擊。
而實際上,陳克複既然敢以五萬人跑到十五萬人的陣前,也是有他的底牌。如果薛世雄真的攻擊他,他並不會太多擔心。五萬遼東軍可不是吃素的,更何況他的陣中還有著大量的工兵部隊,攜帶操縱著海量的器械。如此野戰,同樣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最關健的是,陳克複一早已經調撥魯世深和毛翊的十萬大軍過來。之前他一大早的出城,但二十裏的短短路程,他卻一直在緩緩前進。這樣做,一是在等兩路大軍的到來,兩支大軍距離此處不遠,皆是兩三個時辰的距離。為了以防萬一,所以陳克複才一直在拖時間。
但是他卻又早早的出城,就是為了讓薛世雄的兵馬也得出陣,消耗他們的體力和耐心。他緩慢的行軍還一個目的,就是觀看薛世雄的反應,如果薛世雄一看到他出城,就趕來迎敵,陳克複肯定會退回城中。正因薛世雄一直不動,陳克複才複最後來到隋軍大營前。
就在一刻鍾前,他已經收到了探馬來報,魯世深和毛翊都已經趕到。現在兩支大軍十萬人馬一左一右的隱藏在距隋軍的十裏之外的隱秘處。
如果薛世雄敢攻擊遼東軍,陳克複卻是非常歡迎的。五萬人馬並不是那麼容易吃掉的,而且河北軍隻要攻擊遼東軍,以十五萬攻五萬,陳克複相信隋軍肯定會有些鬆懈大意。而且就算他們不大意,陳克複也有辦法讓河北軍的陣形露出破綻。到時候,隻要在關健時刻,埋伏在兩翼的十萬大軍殺出,河北軍反而會陷入遼東軍的包圍之中。
如此這般雖然會讓遼東軍大敗河北軍,但是一起三十萬人的廝殺,肯定會相當慘烈。而且河北兵向來強悍,薛世雄又是名將,打到最後,哪怕是勝,估計也得負責巨大的犧牲。所以陳克複心中也並不怎麼願意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切隻看薛世雄的選擇。
“郡王,不是要向河北將士宣讀陛下詔書嗎?為何還不開始?”薛萬徹看著陳克複一直在觀察等待著什麼,心中也是擔憂。剛剛探馬來報,遼東大將魯世深、毛翊各率五萬大軍趕到河北軍左右兩翼埋伏之時,他們就已經知道了陳克複的意圖了。
一旁的李靖也出聲道,“大帥,殺敵三千,自損八百。兵戈無情,能不戰則不戰。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
陳克複心中一歎,也不知道是輕鬆高興還是隱隱失望。
點了點頭,陳克複道,“傳本帥令,令毛翊、魯世深率軍前來。”
既然打不成了,陳克複就打算來文的了。李靖說的對,如果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當然為最上策。
兩名傳令兵策馬往左右奔去,帶起一陣煙塵。河北軍陣中的薛世雄,也已經隱隱有些明白。
又等了半個時辰左右,隻見南北兩麵同時煙塵四起,蹄聲隆隆。隻見漫天煙塵之中,無數的旗幟若隱若現,更有綽綽人影無數。不多時,數支全身黑甲的遼東騎兵已經出現,挾著風雷,兩邊最先趕到的騎兵一直衝到了距河北軍不過兩三裏之地時才堪堪停下。而在他們的後麵,還有更多的兵馬趕來。
河北軍陣之中,不少的將士已經驚呼出聲。甚至有人在歎息,如果要是一開始就攻擊出城的五萬叛軍,說不定等這些叛軍趕到的時候,他們已經早就將瀘河城出來的叛軍給殲滅了。甚至說不定,現在叛軍首領陳克複都已經是他的俘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