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蛋,赤果果地威脅。不就是想說惡人穀攻進藏劍山莊,不會來幫忙唄。”
張暉心底有些不屑慧空的威脅,但他麵子上卻裝作一臉的擔憂,“哎,現下我張家真是傷亡慘重,商事上也是入不敷出,這該如何是好?”
看到蕭白胭和慧空起身準備離去,他裝作一副低頭苦思再恍然的模樣,拱手道:“兩位前輩,家事繁多,這便不多送了,多多得罪還請海涵。”
而就在浩氣盟眾門派商討一戰定乾坤時,另一股大勢力也在悄然崛起。他們並不參與武林中人的糾紛,再加上武林中人一般都不齒他們所為,所以任憑他們勢力越做越大。他們實力的增強也許並不會對武林有什麼根本的影響,但是對民眾的生活卻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自古以來,善惡不同道,正邪不兩立。邪正相生,有名門正派就有黑(道)邪派,即便是玄宗時這樣國泰民安的開元盛世也不例外,歌舞升平的表象下麵掩藏著許多腥風血雨、江湖敗類。雖然從古至今黑(道)中也湧現出了少數梟雄,但大部分隻是幹些燒殺擄掠、雞鳴狗盜的苟且之事。
同樣這群人也經常被那些稱之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俠客俠女們絞殺當場。
本來這群草寇強盜即使坐擁十二連環塢,也是一個難登大雅之堂的角色,開始他們隻是長江邊上的幾股水賊而已,直到二十年前“怒翻天”宮傲發現了他們。
宮傲將十二個勢力最強大的賊寨盡數收伏之後,先是剿滅了以前與自己有過節的長江幫,又將前來剿匪的巴陵官軍盡數坑殺,一時間名聲大振。憑著一支所向無敵的水軍和一個牢不可破的水寨,十二連環塢在長江上稱霸,一時間官府也沒有辦法,接著他們又勾結隋末叛軍,轉戰陸地、劫鏢殺人、不留活口,隱隱然有中原(黑)道領袖之勢,宮傲也自此在十二連環鄔稱王。
說到現在的十二連環塢就不得不說宇文氏。宇文氏起源於遼東,為南單於之後。魏晉時,北方鮮卑族有宇文氏部落,自稱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從祖先葛烏菟起世襲為鮮卑東部大人,十二部落之首領。後來有普回襲任大人,在打獵時拾到一顆玉璽,上刻“皇帝璽”三字,他自以為是天授神權,於是號稱宇文氏。東晉時,宇文氏進據中原,號稱宇文國,以宇文為姓,稱宇文氏。
南北朝時的中原地區,兵荒馬亂,許多外族都想來中原打天下,而原居遼東的宇文氏始祖,由於無意間獲得的玉璽,認為上天寓意要他們當皇帝,所以不但把國號改為宇文,甚至連其酋長一家也都改姓了宇文。也許真的是天意,鮮卑族的這一支族人以宇文為氏之後,果然打出了天下,當上了皇帝。
宇文氏是個非常高傲的家族,而且族中的人大多文武雙全,在唐以前曆代都為皇族或高官:北朝時西魏有大丞相宇文泰,他的兒子宇文覺代魏自立,建立北國,立國二十五年;隋代有工部尚書宇文愷,大丞相宇文化及;宇文氏為了奪權甚至殺了隨煬帝。
唐初,由於李家得了天下,呼風喚雨的宇文氏族地位一落千丈。一波三折,未幾罷相,坐事貶嚴州卒,從此宇文氏的地位與庶人無異。到如今玄宗時期,宇文氏隻剩下祖上留下的巨額財產和接近兩萬的族人與家丁。
安史之亂爆發後,江山動亂,武林中人人自危,各大門派亦是投靠、結盟惡人穀或浩氣盟,互相之間鬥得不可開交,門派精英傷亡慘重。
當宇文氏看到“宮傲”統一了十二連環鄔,此時正值江山動亂、武林黑暗時期,於是前朝大將後人宇文兄弟看到了從李家人手中奪取江山的希望,他們帶著自己部下二萬餘人加入十二連環塢之後,實力本已驚人的十二連環塢如今已接近十萬人規模,很難想象這樣的一股勢力如果被權力者利用所能造成的影響力。
而這次兩方勢力大戰前夕,一件事情卻吸引了眾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