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打坐修習(1 / 2)

入手下靜,先絕食腥葷香辣之物。蓋腥葷之物,味主沉濁,食之必至後天之氣粗,而難伏。香辣之物,性主輕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氣散而不聚。要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葷香辣,專持清齋素食淡飯,以除原味。不食過飽,過飽則傷神。不食過饑,過饑則傷氣。飲食要調合得中,饑則加餐,食可則止。

築基的下手功夫一般都在下丹田開始,隻要感受到真元力進入體內,首先會感受到修煉心法時腹內腸子蠕動增強,出現丹田發熱、小腹發熱等現象。隨著修煉者自身“堵漏”化氣和修習中外氣內收的能量積聚,小腹發熱伴有充實感,這是體內的真氣逐漸累積的表現,隨之真氣就會按照自身的規律在體內運行。運行一周天後,雜質吐出體外,精純進入丹田。由於人體內經脈眾多,先天阻塞,後天形成。陳平看了半天沒看懂,除了門叫了範豐化來為其解釋。

“那個,範師兄,我有點看不懂。怎麼才能感受到真元力進入體內?“陳平叫來範豐化問道。

”哦,你說這個啊,你按照我的動作來做。“範豐化說完就盤膝而坐在了床上。陳平跟著範豐化做了相同的動作。

坐好後,隻聽見範豐化說:“首先全身放鬆。無論采取何種姿勢,均須全身放鬆。這個放鬆,不是軟作一團,須要保持頭脊正直,以便經脈通暢;但也不要成為硬挺,變得僵直呆板,反而不利於放鬆,亦會阻礙經脈的暢通。放鬆的做法,首先要求雙肩下沉。一般人平時身心緊張,而不察覺,動作上就不符合放鬆的要求;當我們做修煉功夫,首先從動作上調整過來,自然就容易進入放鬆的狀態。

其次雙目垂簾。垂簾即微閉之義。為什麼需要微閉雙目,因為睜開眼睛容易滋生雜念,全部閉上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於煉功。微閉之時的口訣,就是“睜三閉七”,即睜三分閉七分。具體做法就是眼簾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為度。

再次舌頂上齶,兌為口,丹經上又謂之“塞兌”,即抿口合齒。舌頂上齶的做法,要把舌尖反卷過來,以舌尖底麵頂到上齶部位。因為人之上齶有兩個小窩,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故此煉功必須堵住,如同嬰兒哺乳之狀。

接著就是鼻息自然,即自然呼吸,但忌粗短。隨著心法層次的不斷深入,鼻息應當逐漸做到深、長、勻、細、微。

然後就逐步鍛煉聽息,聽自己的呼吸之氣。開始修煉之始,隻用耳聽,不加意念。但是並非要求死守耳竅,也不是聽呼吸的聲音。隻須隨著一呼一吸的路線,似聽非聽的慢慢體會,這就算是得法。至於呼吸的快慢、粗細、深淺、長短等,不可用意念去強行支配。聽到後來,心息逐漸相戀相依,雜念不知不覺泯滅,連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漸也就到了入靜的境界。

最後就是兩手抱訣。兩手抱訣之時,男子左手抱右手,女子右手抱左手。因為男子左手為陽,女子右手為陽,故以陽手居外,而陰手居內。外麵陽手的大拇指,須放在陰手的虎口裏麵,這樣兩手拇指交叉,這是一個“太極圖”的形狀。如此相抱,則人身之陰陽二氣,自然接通,片刻之後,兩手感到發熱發脹,奇妙無比,即是陰陽二氣接通之效。

真氣循環一周天後,熟悉經脈,積久純熟,有心化為無心,有意化為無意,則可使心神得到極大休歇,達至無念無欲之境,心神清定可致無夢。真氣愈生愈旺,丹田溫暖,周身融融,呼吸開合,周身毛竅皆與之相應。這就是築基期。你可聽明白了小師弟,說完範豐化起身看著專心聽講的陳平。

陳平還沉浸在範豐化所說的話語中,看了看自己的師弟:“哎~我才來的時候不也是這樣嘛,估計他這一坐,又要坐幾天了,記得師尊說過,悟性第一,如若悟性好的人,這一坐就能進入築基初期了。小師弟加油啊,我當年入門時,可是整整半年時間才築基初期的。本門也就開派祖師,和大師兄才入門就得而築基。”

大師兄你現在在那裏啊,我好想你啊,掌門經常會坐在你曾修煉過的地方發呆,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範豐化想著想著眼眶紅了。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當範豐化再次來到陳平打坐的地方時,看見陳平還是和三天前一個樣子,也沒有醒來的跡象,奇怪的搖了搖頭道:“怎麼師弟還不醒啊,按理說應該起來了啊。”看了半天,也不見陳平醒來,無奈的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