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求收藏!
————————————
不周山的威壓來源自不周山的本身與天地施加在其上巨大壓力,不周山作為盤古的脊柱,遺留了一些盤古的力量。而不周山作為天地中心地支柱,又彙聚了天地的力量與一些規則,所以這不周山才會有這樣強大的威壓。
兩人翻過了一重比一重高的山脈,向著不周山的山頂而去。期間,李少鋒不斷的停下前進的腳步,感悟著不周山的雄渾與厚重。
剛來不周山的時候,李少鋒將整個不周山的影像烙印在自己的腦海之中,通過不斷的對不周山進行體悟,識海中的不周山漸漸的有了一絲真正的不周山的一些韻味。通過不斷的對真實的不周山進行感悟,識海中的不周山的虛影也漸漸的產生了一種類似於真實不周山的威壓與厚重。
李少鋒知道,隻要自己能夠將這個不周山的虛影完全的凝結成為真實的景象,自己就能夠得到一種洪荒世界中最頂尖的鎮壓類神通。
但是他也知道,想要將識海中的不周山的虛影凝結成為真實的實體,不知道要花費多少功夫,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完全成功。
因為這不周山的虛影想要凝結成功就需要將不周山的意誌抽取出來,並且要抽取一部分得不周山精髓,才能夠成功。不周山的意誌來源於盤古身死化道之後的一種遺留的意誌力量,守護著不周山的安全,而這種意誌力量也是不周山強大威壓的來源之一。
一旦將不周山的意誌抽取,不周山就會大受影響,如果再將不周山的精髓抽取,不周山就會有倒塌的危險。為了一種神通的完善,將整個洪荒世界置於險境之中,不說鴻鈞答不答應,天道也會先將這個破壞不周山的人給擊殺,所以李少鋒放棄了這個誘人的想法。
但是這種神通也不是沒有辦法完善,隻要認真地將不周山的真形拓印在識海中,然後一點點的體悟不周山的意誌,以自己的意誌代替不周山的意誌,將之凝練成功,這樣也可以完善這門神通,但是這樣一來所花費的時間是以數千萬年來計算的。
李少鋒現在一邊體悟著不周山的宏大意誌,一邊收集這不周山的天材地寶,向著隱沒在高天之上的不周山頂行去。識海中的不周山變得渾厚凝重,山體上纏繞著種種天地規則。
將識海中的不周山虛影施展出來,就會在半空中凝結成一座大山的虛影,這座大山的形象與不周山一模一樣,帶著一種支撐天地,鎮壓萬物的宏大力量。一擊之下,生生將一片方圓千裏的山頭無聲無息的壓成平地。
看到這種神通有著這樣強大的威力,李少鋒不禁吸了一口氣。洛書化身在一旁笑道:“恭喜道兄有得到了一種無上神通!既然創造出了這種神通,道兄就該給它起個名字!”
李少鋒想到後世之中的一個傳說,傳說元始天尊將一截不周山的山體煉製成了翻天印,憑借這件後天煉製的靈寶,廣成子坐上了十二金仙之首的寶座。後來他的徒弟憑借這件靈寶將他趕得滿地跑。
這種神通來源於不周山,與翻天印的功效有些相似,李少鋒將這種神通稱之為翻天法印。
試驗過新創造的神通,兩人又向上行去,走了足足數個月的時間。
這天,兩人來到一處山穀,這山穀都被一片先天本源靈氣所化的濃霧給籠罩,山穀中鬱鬱蔥蔥的生長著參天的大樹,這些大樹每一株上麵都含有濃鬱的先天乙木精氣。可見此處也是不周山中的一處風水寶地。
兩人對視了一眼,都覺得這裏肯定蘊藏著天地靈物,但凡這些洞天福地,每一個都是彙聚了洪荒世界的天地精華,裏麵肯定會孕育出一些洪荒中沒有的天地靈物。所以這個機會不能錯過。
兩人心照不宣地走入山穀的迷霧中,想要尋找到山穀中蘊藏的寶物。進入到山穀中,滿眼都是滾滾的霧氣,隻能隱約看見旁邊的大樹,可謂是伸手不見五指。運起慧眼,可以望見數裏之外的的景物。
山穀中安安靜靜,沒有一點鳥獸的蹤跡,山穀之外還可以看見一些鳥獸的蹤跡,到了山穀的內部,一點鳥獸的蹤跡也看不到了。
兩人徑直向著山穀深處行去,行了數十裏,兩人越走越深,還是不見濃霧的消散,反而這種濃霧越發的迷茫了。若非兩人是一體同人,相互之間有所感應,非要在這迷霧中迷失不可。
漸漸的兩人也覺得不太對勁了,這座山穀雜外麵看去隻有數百裏深,兩人以現在的速度,早已經深入到山穀的中心了,可是現在兩人還困在迷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