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上城的地勢,南凸而北凹,南麵為一處高地,上建城堡,安六曾推測說,當年這裏可能曾是一片綠洲,城堡為綠洲統治者的居處,下麵可能有農田、牧場,隨著怛羅斯河收縮,農田牧場盡成荒漠,城堡也成廢墟,北麵為一個幾畝大的低地,三麵都被數十尺高戈壁圍住,必須經過南麵的高地才能外出,安六估計那低地以前可能是個湖泊,因為低地的泥沙裏曾挖出些魚骨殘骸之類的事物,不過如今別說積水成湖,挖井都挖不出水來。張邁上次來踩踏探察時,發現這裏有幾個挖得很深的老坑,丁寒山說是安六那一輩人挖的,當時是想看看這底下如果能挖出水來,此處便可作為一個像燈下穀那樣的據點,可惜掘地數丈還是沒挖出一滴水來。
那涸湖低地三麵環山,不用擔心敵人闖入的,但燈上城的廢墟雖然號稱高地,坡度卻並不陡峭,且南、東、西三麵受敵,張邁抵達時安守敬的弟弟安守業已領了振武營以及一百多名民壯在這裏守候,這段時間裏唐軍在廢棄城堡的舊基上添築了一些防禦工事,用砂石泥土堵上了十幾個破口,重新修好了垣門,又準備了陌刀、弓弩、水箱、幹糧。安守業望見張邁,趕緊開門把龍驤營將士接了進去。
塞坎在沙丘上望見,冷笑道:“裏頭果然有人!”下令:“給我攻!”
最先上沙丘養力的兩千四百騎兵分成三組,每組又分成八隊,每隊百騎,或駿馬,或駱駝,駝馬分行,先衝沙丘上馳下,也不顧唐軍留下的疲馬倦駝僅由這個細節,便可知塞坎養的這支騎兵紀律甚嚴,衝到沙丘下時,唐軍已經進入燈上城,兩千七百騎兵也不稍停,就借著一股氣勢,直衝上山!
高地的緩坡隻是降低了騎兵的衝刺速度,卻未能完全阻攔馬蹄,幸好三個方向的受攻麵都比較狹窄,限製了回紇方麵的進擊。
那燈上城堡壘廢得久了,幸而西域物產與中土不同,附近盛產石料,所以當初這座城堡全是就近取材以堅石建築而成,土木結構輕便節省,卻易於焚毀,堅石結構勞民傷財,卻更經得風沙水火的侵蝕,故上古規模宏大之建築,泰西留有埃及金字塔、羅馬競技場等遺跡,而中華之建築則更難保存這也是中土與西域建築之根本區別之一。
燈上城的斷壁經過修整,整體上基本都有一人多高,能讓汗血寶馬也無法縱躍而過,卻還無法稱之為堅固的城牆,龍驤營六百將士才進燈上城,安守業早率領民壯準備好了食物和飲水,但眾將士都還沒來得及喝一口水,就見回紇騎兵圍住了這個高地。
“這批唐寇雖然奸險狡猾,可惜不懂兵法。”塞坎站在對麵沙丘上,笑著說:“這倒也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可惜是個絕地,被我們一圍,他們除非插上翅膀,否則是別想逃了。”
“各就位置!”燈上城中,郭洛急呼。
得嗒得嗒得嗒得嗒……
二十四隊騎兵分三個方向衝了上來!飛揚的鐵蹄每一下落地似乎都在敲打著防衛者的心防!二十四隊騎兵背後,又有十二隊騎兵,這十二隊騎兵就都是直接衝擊正南麵的垣牆!燈上城畢竟隻是一個小堡壘,雖三麵受攻,但受攻麵都不寬敞,七千騎兵無法同時擁上,塞坎如今的布置已是極限。
西麵受攻麵最窄,牆垣又最牢固,張邁讓隊正唐仁孝領銜,領四個隊共兩百人防守,東麵受攻麵隻比西麵略寬,但牆外的地勢卻十分較陡,馬都跑不上來,張邁便安排了溫延海率領一個隊,連同一百四十多民壯防守。剩下的人全部堵在正麵!
“準備弓弩!”
垣牆的挖有九十個小孔,可以讓強弩伸出箭矢。又有一百多塊踏石,可以讓弓箭手站在上麵,弩箭手的關鍵技巧是瞄準,不似弓箭手還必須同時控製張弓力量,而張弓的力量控製得不夠嫻熟又勢必會影響瞄準的準頭和射擊的力度,龍驤營的弓箭技術是弱項,六百人中隻有五十個人的箭術郭洛認為“不會浪費羽箭”,這五十便與振武營的弓箭手一起,站在墊腳石上登高張弓。
近了,近了,更近了!
唐軍還沒放箭,回紇軍卻先發了騎射!
數百支箭如狂蜂一般在空中組成了斑點,隻是這斑點卻是會動的!一眨眼功夫就襲到眼前!
箭部分射入城內,如雨落下,部分釘在垣牆上,其中數十支力道強勁到刺入壁中,雖然距離相對來說遠了,但數百個點上的一齊衝擊還是讓靠在垣牆內壁的士兵甚到垣牆在微微震動!這種震動讓張邁產生一個想法:若是回紇人再衝近些,箭又不斷射擊,或許光靠射箭就能將這麵垣牆射垮!
回紇人搶先發動射擊是為了掩護騎兵,隻是望空泛泛而射,精準度不夠,但仍有兩個站在踏石上露出半身的弓箭手中箭受傷。
“給我射!”
在回紇騎兵衝進有效射程內的那一刻,郭洛叫道。
回紇先行騎射,好處是搶先壓製了場麵,而壞處則是這一輪射擊之後肯定就得當靶子了。
箭孔裏飛出了死亡的聲響,同時垣牆上的弓箭手一齊冒頭,放開了弓弦!
“嗤嗤嗤嗤”
每一輪隻有兩百多支箭,但衝上來的騎兵受地形限製排列得比較密集,又已進入射程範圍,縱持盾牌也無法完全消除弓箭的威脅,悲鳴中二十幾匹馬倒地,倒滾下去,士兵的慘叫中十餘人落馬,唐軍中有的用上了張邁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從未見過的連弩,不給衝上來的騎兵有喘息的機會,弩箭連發,弓箭手再射,不斷有人落馬,也不斷有馬歪倒。有失主的馬慣勢前衝撞上了垣牆,也有落馬的士兵在坐騎死後趴在地上爬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