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哪一種已經不重要了,隻要有人煙,想要回家就不難。
這個村子不大,房子都是以木質為主,有些房子的牆麵用泥巴糊的,看不出裏麵的材質,還有一些是茅草房,很古樸。
現在已是中午,烈日當頭,村子裏沒什麼人,至少我沒看到人,大概在午休。這時,一個屋子裏走出一位三四十歲的阿姨,我目瞪口呆地看著她,她也目瞪口呆地看著我。
我目瞪口呆是因為她的穿著,她穿著一件藍灰色的有點舊的斜襟棉布衣,下身穿著的應該叫做羅裙,她的頭發盤著,插著一根發簪。總之,很不現代。
而她目瞪口呆的原因大概也是我的穿著,因為她把我從頭看到腳,又從腳看到頭,還反複了好幾遍,看得我很羞愧。我穿著的是睡衣,雖然是T恤式的家居服,還有可愛的米奇圖案,自認挺好看的,可是本人對穿著睡衣滿街跑的行為很不能苟同,加上腳上穿著的是拖鞋,雖然樣子可愛,但改變不了它是拖鞋的事實。所以我覺得丟臉了,所以她驚訝是很正常的。
目瞪口呆降級之後是疑惑,疑惑的是這位阿姨,我已經淡定了。我想這應該是某個少數名族聚居地,因為曾經在老家看到一位苗族的鄰居家裏來了苗族客人,她們就是穿著這種衣服,頭發很長,盤在頭上,還用頭巾包著。幸好有這種見識,不然“穿越”兩字就要在心裏發芽了。
麵對她的疑惑,我有點尷尬。還是問路吧。
“阿姨你好……”
“阿姨?”
呃,這下我也疑惑了,難道不該叫阿姨?要是她再年輕十幾二十歲我可以叫她姐姐,或是老個十幾二十歲我也可以叫她奶奶,可她明明跟我老媽差不多年紀。我錯哪了?尷尬指數上升。
“請問這是什麼地方?”我硬著頭皮問。
“這是李家村。”
李家村,沒聽說過。
“請問柳州市離這遠嗎?”
“柳州市?不知道。”
“那這裏是哪個城市管轄的?”
“邢陽城。”她耐心的地回答我。可惜,這邢陽城我還是沒聽說過。
“請問這離城有多遠?”我決定打破沙鍋問到底。
問了一大堆,我隻知道去邢陽要走六七天,對於“走”這個字我很汗顏。去附近的三河鎮要走半個時辰,“時辰”這兩字也讓我汗顏了。去鎮上可以雇一輛馬車去市裏,一兩天就可以到達,是的,“馬車”這兩字也成功令我汗顏了。還有阿姨對我的稱呼——姑娘,這個還勉強可以接受。對於我所說的摩托車,公交車,中巴車,火車之類的,那位阿姨再次目瞪口呆了。我想可能這裏交通很閉塞,文化也很閉塞。我好像連電線都沒看到。
我決定先到鎮上再做打算。
離開李家村,我依照她指示的路線走到了三河鎮。
路上偶有行人,他們看我的目光可以參照李家村的那位阿姨。而我對於他們的穿著和手上的推車都已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但是為什麼男人的頭發也是長的,也許這是人家的民族特色。
隨著人流的增多,呃,是我走到了人流多的地方。我看到了一個牌坊,上麵寫著“三河鎮”,很古樸,字也很古樸,因為是繁體,我差點認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