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燎煙起 澈江遇(1 / 3)

【十四】、燎煙起

澈江遇

現在冷灼生死未卜、下落不明,朝政之事便有冷侯代之處理,冷侯攝政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通緝白烽、紀霆等人。而白霖、白露已被捕入獄。慕瑾帶著抽回的五萬“北翎”精兵又回到了北方。

議事堂。

“白烽等人造反,我方禦林軍兩萬全沒,由於‘北翎’的支援,鎮壓住了‘東魔’和‘南紋’剩餘的三萬人馬,我方現有中央軍隊十萬以及‘西蒙’軍除去戍守邊疆的那些外還有五萬,也就是十萬人馬。靖國在我國北方駐兵五萬以防敵襲,而以如今的形式看來,路陌涯定會加兵增援,以對抗我國十萬‘北翎’軍。”冷侯站在掛在牆上的鄴國疆界圖前,仔細地分析著,下麵坐著的有右相雲鬆岩、慕國公、冷冉以及其他的一些老將軍,“據我估計,增兵至少十萬。而且我國東部原是雲國舊址,路陌涯定會趁虛而入,攻向帝都。”

“王爺,不知我國現可動兵力多少?”一位老將軍出聲問著。

“北部有‘北翎’,不必再派兵;西部有‘西蒙’,且外族已降,不會有危險;而東部則需派精兵三萬以防萬一;至於南部……”冷侯仔細地考慮著,嘴裏還時不時地嘀咕著些什麼,~“南部是白烽的大本營,白烽反叛失敗後,定會回到那裏,而他與紀霆的手中應約有十二萬士兵,這又將是一塊難啃的骨頭。白烽在與紀霆彙合後,應該會直接北上,等待著路陌涯將我國北部封界攻破後與之彙合,那時,這帝都,便是甕中之鱉。”

雲鬆岩和慕國公看著冷侯在這裏有理有據我地分析著,心中也在感慨:冷家果然人才輩出。

“不知王爺是如何推斷出這些的?”又一位老將軍問道。這些老將軍雖說極為敬佩冷侯,但是行軍打仗之事,不能依靠這種分析,更何況現在若是一個不小心,便是有覆國的危險。

“猜測加感覺。”冷侯向眾人微微一笑,風輕雲淡的表情。

“啊?”眾人聽到冷侯的回答後,滿是震驚,他們分明從冷侯的身上感受到了巨大的自信,卻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答案。

冷侯不理會眾人吃驚的反應,而是徑自說著:“我準備派五萬士兵向南攔截白烽,損其士氣。”

“不可!”幾位老將軍率先反對,“正如王爺剛剛所言,白烽手握十二萬精兵,而我國的五萬士兵前去豈不是白白送死?而我中央軍隊若是隻剩七萬,要如何抵擋各方風險?”這些老將軍都是南宮墨的老友,軍事造詣極深,但他們隻知冷灼是南宮墨的愛徒,卻不知冷家三子的軍事才能均是由南宮墨一手教養出來的。

“老將軍此言差矣。”冷侯指了指疆界圖上南部的大片森林,“這片森林終日濃霧彌漫,敵軍不敢快速前行,我軍便可以三萬精兵誘敵,而其餘兩萬人馬分成兩路,這兩萬人中各帶一千名弓箭手,從森林的兩側抄近,途中小心暗殺敵軍,若是能將這環境利用好,那麼必會讓敵軍元氣大傷。”

“王爺是否考慮過,這地形對敵軍有害,對我軍也有害;對我軍有利,對敵軍也有利。”雲鬆岩突然問道。

“丞相放心。”冷侯掛著自信的笑,轉身對冷冉道,“三弟,你跑一趟未聞閣,向其借用幾隻雄鷹,用於為我軍探路、傳信。順便,將公子舒淵請來,我有要事與他商議。”

其實冷侯早已想好要如何布局,所有人都不知道冷侯是什麼時候想好的一切,連冷冉都不知。

冷家三兄弟,冷侯沉著冷靜,思維極其縝密;冷灼心係天下,有時卻會感情用事;冷冉機靈多謀,生性好玩。本來依照傳統,繼位的應是冷侯,但冷侯卻為拒此事而離家,並留書一封,認為冷灼比他更適合做國君。冷侯一生喜好自由,不喜被政務纏身,與其日夜玩弄權術手段,還不如隱居山林,觀天象、測天命,而冷侯離家的那幾年,剛好塑造了他更敏銳的感覺。

但是,冷侯的才能絲毫不遜於冷灼。冷家三兄弟師承一人,但行兵用道卻各有風格:冷灼喜歡用奇兵;冷冉喜歡夜襲;而冷侯,會提前部署,充分利用可以被利用的一切。

冷侯剛剛在議事堂所說的一切,看似很難使人信服,但卻極有可能發生。

眾人早已散去,議事堂內也隻剩下冷侯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