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星空璀璨
星空璀璨,遙不可及,自古已來就令人們遐想無限,但是直到1630年,當伽利略第一次將望遠鏡指向月球,人們才開始揭開星空的神秘麵紗,而現代天文望遠鏡的應用,更是將人們的視野一直擴展到了遙遠的宇宙深處。
宇宙具有如此多的星係,星係中又有如此多的恒星係,那麼在這些恒星係中是否也存在著類似於地球的類地行星,在這些行星上是否也有著各自的文明?
沒有人知道這個答案,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正式和其它星球的文明有過接觸,還缺少足夠的證據去下判斷。
從上個世紀美國和蘇聯相繼啟動探月計劃開始,人類開始把目光投向更為寬廣的宇宙空間,地球上的發達國家和航天大國都先後開展了各種類型的深空探測活動。
然而半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的腳步還是局限在太陽係,對人類來說,太陽係實在是太大了,銀河係實在是太大了,更不要說整個宇宙了。
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還停留在對天體的觀察上,通過天文望遠鏡有限的視野穿越太陽係,飛向星雲和星係,尋找恒星誕生的搖藍,觀賞恒星死亡時的最後輝煌。
然而天文望遠鏡的觀察畢竟有限,並不能做到麵麵俱到,在銀河係某處不為人知星域中,就有著一片廣袤得鋼鐵墳場。
大到地球般大的宇宙飛船,小到納米級的機械人,在這裏是應有盡有,充斥著整片星空,密密麻麻層層疊疊,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也不知道還要存在多少年。
這些飛船也好、機械人也好,都具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失去了所有的活力,密密麻麻排列在一起,形成一個寬大的環麵,圍繞著中間一個超大型恒星旋轉,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巨大的飛船述說著當年的輝煌,同樣巨大的裂口述說著曾經發生過的劫難,是怎樣的攻擊才能對如此巨大的飛船造成如此的破壞!?
很難想象這樣的攻擊如果落在地球上,地球是否能繼續存在,或者就像第五行星一樣,被打成一片小行星帶吧。
巨大的飛船就象一口巨大的棺槨,靜靜地飄浮在那裏,飛船周圍被空出老大一片空間,萬有引力定律也同樣適用於這片星空。
這片空間中除了少數一些殘骸環繞飛船旋轉之外,其它的殘片已經不知去向。
或許已飄向哪個超大型恒星,成了它的一部分;或許是被飛船龐大的引力所吸引,落進了那巨大的裂口處,杳無蹤跡。
密密麻麻的殘骸飄浮著,正如千百年來的安於天命般亙古不變,沒有人知道這片星域的存在,畢竟這片星域離那個藍色的星球實在是太遠了,遠到通過天文望遠鏡都無法觀察到。
這就是那個世界,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相距不知多少光年毫無瓜葛的兩個世界,然而,在今天,一個偶然的事件卻把兩個世界聯係在了一起!
地球新紀元352年,人類結束了黑暗時代之後352年。
如果按照古曆計算的話,現在應該是公元2466年,在454年之前也就是公元2012年,地球還處於另一個文明形態,那是一個科技的時代。
據許多史料記載,那時,地球有著高度發達的科技文明,天上有飛行的法寶,海裏有潛水的法寶,地上有運輸的法寶。
這些法寶非常奇特,驅動它們的不是修真界最普遍的靈氣,而是一種叫石油的原始材料。
那個文明發展到巔峰的時候,甚至可已製造法寶離開這片大陸,飛往九天之上。
據說,九天之上還有不少那個文明留下來的遺跡,那是一些能永遠在在天上飛行的法寶,不需要任何靈氣不需要任何能量,就能永遠飛行在九天之上,真是神奇無比。
可惜在454年之前,一場災難降臨在這個文明星球,整個星球進入了被後世人們稱之為’黑暗時代’的苦難時期和過渡時期。
這一時代一直持繼了102年,在這102年之間,那個文明幾乎被破壞殆盡,唯一留下來的,就是那些隱藏在叢林深處的遺跡,已及九天之上飛行的那些無主的法寶。
那些在天上飛行的法寶有時也會像天外星辰一樣,掉落到大陸上。
據說,在北方的一個王朝的博特館裏就有這樣一件從天上掉下來的法寶。
不過可惜的是,那個法寶從那麼高的天上摔下來,已經被摔得支離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