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觀看皇榜裴相透內情 末路途窮其(1 / 3)

第五回觀看皇榜裴相透內情末路途窮其儒投江湖

程仕信起得很早,他隻是一個教書的先生,收入來源於學生的學費,並不豐厚,而京城的住宿費又高得驚人,住的時間長了他吃不消。

多住了兩天已經讓他心痛不矣,再住下去途中隻怕要露宿荒野了。因此早早的整理行禮,準備找小二結賬,盡快返回荊州。

想到自己再一次名落孫山,心裏很不好受,寒窗苦讀三十年,積雪囊瑩。幾乎是天天熬夜,守著油燈到三更。

從老家出發的時候,他信誓旦旦,到頭來卻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他傷心到了極點,覺得沒有臉麵見他的家人和一直給予他資助的王育春。

但一切都成為實事,科考成了一場惡夢,使他感到絕望。“以後不會再來了。”他自主自語的說道,有些依依不舍,對客房的存設又看了一遍。

沒有馬代步,靠兩條腿走二千多裏地,的確是個苦差事,今後一個月內,他天天都要起早貪黑,不停的趕路。

顏泉明心裏有事睡不好,他還在想考試前的事。在李林甫的家門口,李由親口對他說的話,他還記憶猶新。

難道李丞相也管不了這苗晉卿,這和他聽到的傳聞完全不符。這究竟是為什麼?他理不出頭緒來,翻來覆去等著天明。

天剛蒙蒙亮,他就起了床,見程仕信背著行禮要走,他拉住程仕信說道:“你就不看看結果再走,來一趟京城多不容易啊。”

“會有什麼結果呀?一個縣令,一個穿便衣的外地軍官,能有多大的作為。皇榜都出了,那位縣令說的不錯,聖旨是不能更改的。”

顏泉明說道:“五品官怎麼會是縣令?縣令是七品官,那個崔光遠一定隱瞞了其他官職。”

這時嚴莊也起來了,聽到顏泉明的話立即答腔:“玄宗皇帝重視地方官,縣令有幾個等級,長安、洛陽、太原縣令是正五品,上等縣令是從六品,中等縣令是正七品,中下等縣令是從七品。所以崔光遠說的是真話。那個安祿山也不是尋常之人,他是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平盧軍節度使,在朝廷有很高的地位。聽說他是軍界升起的一顆新星,唐玄宗很喜歡他。如果他真的敢說真話,唐玄宗不會置之不理。”

忽然店堂門口熱鬧起來,而且人數越來越多,鬧哄哄的,似乎發生了不尋常的事情。

顏泉明不假思索的向店堂走去,嚴莊和程仕信跟在後麵,他們也想看看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店中的廚師在那裏發議論,那采買的廚師正在那裏滔滔不絕的說道:“清晨我從菜市買好菜,回來時路過考試院門口。就看到那裏集滿了人,人們都在議論:前天剛出的皇榜,今天就被沒了,而且還多了一道聖旨。那些人都說在京城幾十年了,從沒見過這種事。出於好奇,我奏到跟前觀看。前天張榜公布的六十四名進士不見了,上麵換成了另一種榜文。是這次主考官和副主考官下大獄的聖旨。”

聽到這樣驚人的消息,顏泉明和程仕信、嚴莊、高尚等人不自覺去了張榜的地方。

皇榜果然不見了,程仕信指著張出的聖旨說道:“皇上聖明,及時處理了這亂臣賊子,朝廷還是公正的。”

“公正什麼呀?苗晉卿是在代人受過,真正的亂臣賊子仍然受到重用。皇上,皇上已不是當年的皇上了喲。”站在旁邊的一位老人發出感概。

顏泉明問道:“老人家,你怎麼知道這貪贓枉法的主考官是代人受過呢?難道那些不合格的進士不是他選中的嗎?”

老人瞥了顏泉明一眼說道:“你還年輕,不知道人世間爾虞我詐的鬼蜮伎倆。苗晉卿一貫忠誠老實,雖然熱衷於爬升,但很清正,為官的口碑不錯。怎麼會做出這種事來?其中必有隱情。”

程仕信說道:“老人家對朝廷非常熟悉,這三年一度的科考如此兒戲,讓天下讀書人心寒哪,”

“讀書人,讀書不重要了,現任宰相不讀書,受到皇上恩寵有加,主持朝政六年了,皇上仍然愛不釋手,以前的八任宰相都喜歡讀書,但幹不了兩三年就要更換。讀書人太過死板,很難討皇上歡心。不是讀書的人,善於機變,奉迎皇帝的心思,能討皇上歡心,就能永保相位。至於天下百姓的疾苦、江山社稷能否長治久安,那就顧不上了喲。”

嚴莊說道:“科考是吏部組織的,侍郎打入死牢,尚書卻一點事也沒有,這不合情理。當年張九齡舉薦周子諒不當,就被皇上罷了相,當今的宰相兼吏部尚書,出了這樣大的事,怎麼會安然無事呢?”

老人看看左右,來看聖旨的人越來越多,他掃了嚴莊幾人一眼轉身向外走。嚴莊是很熱衷仕途的人,見這老人出語不凡,對朝廷十分熟悉,便跟在他身後,高尚、程仕信等人也跟了過來。

他們到一僻靜之處,老人說道:“老夫裴耀卿乃當朝尚書左仆射①,跟隨皇上多年,與李林甫同朝為官,深知皇帝的喜好和李林甫的為人。看你們幾人相貌不凡,熱衷於仕途,想賜你們幾句話。不要指望科考了,趕快找個正直靠山,從幕僚做起,多為老百姓辦事。從皇上親自考查這次考試的情況看,朝中還有正直之人,老夫也想參上一本,但苦無證據。皇上這樣草率的處理了苗晉卿和宋遙,沒有進一步的追查,說明他仍然舍不得李林甫。但李林甫學識不高,為了鞏固他的首席宰相的位置,隻有欺上瞞下了。對皇上他百般的討好,沒有一丁點原則,辦任何事都要猜測皇上的心理,從不管朝廷的法典和事情的對錯。對朝中官員,采用高壓態勢,正直的不支持他的人,不管有多高的學識,多麼能幹,統統壓著,得不到重用。如果那個敢與他作對,就整死你,這些年來他著實排擠打擊了一批有識之士。為了鞏固他的地位,今後會變本加厲。老夫年事已高,身體不好,拿不住他的把柄。如果你們真的想減輕老百姓的苦難,從社稷中興的主旨出發。就到郡縣謀一份差事。找到正直的主官,再想方設法影響他們,以板倒李林甫為第一要務。此人不懂治國安民之道,把鞏固相位放在第一位,一心討好皇上,排除異己,打擊有才能之人,將朝政處於他一人掌控之中。因此他為政時間越長,對國家的危害就越大。如果讓他長期禍害朝政,不但大唐盛世要完結,江山社稷也要葬送在他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