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消滅陳友諒後又過了幾個月,明朝的實力已經在這場戰爭中逐漸恢複了。而被張無忌征服的土地,雖然沒有大明的土地那麼富庶,但也漸漸的恢複生產了。朱元璋在應天是整天惶惶不可終日。徐達一再勸說朱元璋和張無忌開戰,可是朱元璋一直無法下定決心。而在朝廷裏,朱元璋信任胡惟庸,朝政大權幾乎都攬在胡惟庸的手上。劉伯溫也看出來朱元璋非張無忌的對手,然而忠臣豈能事二主,劉伯溫既然選擇了朱元璋,就要幫朱元璋到最後一刻。而常遇春,知道大明和大漢即將開戰,整日也是愁眉不展,張無忌是他的救命恩人,可是朱元璋待他也不薄,何況張無忌娶趙敏為妃,信奉基督教都是常遇春相當反感的。所以常遇春始終是不可能做張無忌的臣子的。可是張無忌的救命之恩,他又一直不能忘,而且大明朝的皇後周芷若也是他從小看著長大的。要他去攻打大明,常遇春也是萬萬做不到的。他很想找個地方歸隱,不理天下大事,可是朱元璋一直不肯放他走。所以常遇春真的是很難過,很糾結。
我們在回到大明朝這邊。張無忌經過了這段時間的休養生息,不僅身體恢複如初,而且現在張無忌的功力已經進入化境,就算是張三豐,也僅僅能夠憑借深厚的修為和張無忌打上一兩百回合,時間長了,張三豐畢竟年事已高也不是張無忌的對手。更主要的,經過這段時間的勵精圖治。明朝的國力已經遠遠的超過了漢朝。張無忌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消滅朱元璋,還中國百姓個太平。楊逍和範遙也都非常支持張無忌這麼做。這天,楊逍和範遙來找到張無忌。
楊逍,範遙:陛下,請恕臣欺君之罪。張無忌說道:楊丞相,範尚書,你們何罪之有,你們把朕搞糊塗了。範遙緩緩道來:陛下,其實當初派朱元璋臥底少林寺的並非楊丞相,而是臣。張無忌大驚,心裏暗暗罵道:該死的朱元璋,一開始就欺騙我,你們也瞞的我好苦。範遙繼續說道:當初臣已經決心隱姓埋名查出成昆的陰謀,光複明教,這時候,臣遇到了朱元璋,臣看到了他祖傳的玉佩,上麵一條真龍坐在寶座上,臣覺得此人定非池中之物,於是派此人臥底少林寺。臣本來是對朱元璋寄予厚望的。所以當初我就借楊丞相之名,說是楊丞相派朱元璋臥底少林的,因為楊丞相在明麵,我在暗處,不宜暴露。可是我萬萬沒有想到朱元璋這個人心懷詭詐,心術不正。陛下為明教,為百姓所做的一切,臣都看在眼中,臣知道陛下是真正能為百姓帶來幸福生活的一位君主。可是正是因為臣當時的一時看走眼,才讓朱元璋這等小人能夠登上皇帝的寶座。臣罪該萬死,求陛下饒恕臣等欺君之罪。
張無忌笑道:範尚書你多慮了,朕豈會怪你們呢。你們是朕的左膀右臂,大明的江山也需要你們,朕不但不會懲罰你們,而且還要更重用你們,因為朕要打敗大漢,非你們鼎力相助,必不能成事。隻是今天範尚書你把話都挑開了,朕也有些問題想問範尚書你,希望範尚書你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範遙說道:陛下盡管問,臣定當如實相告。張無忌問道:範尚書你可是逍遙派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