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壇子鎮蜇居冀北塞外,山上少林木而多石崖,河中少魚蝦而多泥沙,交通不暢,信息不靈,商業不興,經濟不振,山高地窄,默默無名。
忽一日,小鎮爆發出新聞:一條近十丈(另說十幾丈又說幾十丈)的紅首白蛇連續兩天倒懸於鎮東小龍山石崖上,每次曆時十分鍾,且此事並非虛傳,小鎮十有八九曾經目睹。消息一出,猶如巨石擊死水,沉寂的小鎮興波起浪,一時間,小鎮彎街曲巷爬滿了白蛇的話題。提起所見情景,人們興奮多於驚懼,盡管福禍難料,然總算有了猜疑的線索,解悶兒的引子,盡管不能說驚天動地,也實在是激動人心。
消息傳出,借白蛇之靈石壇子大名首次登報紙上電台,小鎮頭一回揚眉吐氣有了炫耀的資本,對那巨蛇沒了驚懼倒生出感戴之情。於是有關白蛇事跡愈傳愈盛日新夜異,消息不靈之人也能詳細講出來龍去脈。據說此蛇就是當年在西湖與許仙那廝結下一段孽緣的白素貞,300年前自雷峰塔下脫身後即到此山繼續修煉,小龍山因而得名。白蛇居所在石崖之巔巨石之後,不到近前絕難發現,目前白蛇即將修成正果,近日連顯真身,恐不日即可一睹靈蛇升仙之罕世奇觀,並盛傳台灣五十集電視連續劇《新白娘子傳奇》後半部將據此重拍……
於是白蛇新傳引來了大批尋奇探密者。人們不遠百裏千裏紛至遝來,皆欲一睹白蛇真顏。許是不慣這許多生人之氣,那蛇仙卻隱身遁形再不露麵,見不到真蛇,看看蛇仙洞也不白來,然因山高崖險無路可攀,遊人隻能山下遙望,如此反越添了些神秘增了誘惑。不久,東山崖下立一碑,細表了白蛇現身全過程,又詳述了有關幾種傳說,並展出了鎮上“照得像”照像館趙士奇搶拍的彩照,眾人細瞧果見一物自崖頂探下,紅首白身,真似一巨蛇,脊上斑紋隱約可辨。
遊人越發如潮湧來,鎮裏街流巷滿,各項收入大增,火火爆爆,熱熱烈烈,呈一派前所未有之繁榮景象。鎮長大喜,召開了振興石壇子鎮動員大會,會上鎮長喜形於色,豪情滿胸,振臂疾呼,號召全鎮人民抓住良機,充分利用(白蛇)資源優勢,一舉振興本鎮經濟。鎮長還即興揮毫,大書一幅“小鎮之春”,又宣布了以小龍山為龍頭開發石壇子鎮(鎮名太老土,日後準備向著名作家詩人征集體現本地特色的新鎮名)旅遊資源的宏偉藍圖。會後,鎮政府申請巨額貸款,準備在東山石崖下修建望仙亭,在山上修築白娘子廟和升仙台,並在鎮內修建星級賓館、療養院、影劇院、高爾夫球場等,力爭在不久之將來把石壇子鎮建成塞外明珠華夏第一鎮。
鎮上有閑漢阿四,一日酒後胡言亂語,硬說東崖白蛇出現是鎮長秘密授意,由他阿四親手操刀實施,並泄露那蛇乃棉布之身軀、描畫之紋理,與正月十五的龍燈同出一轍,為此鎮長獎他二百五,但令他絕對保密。阿四有聲有色說得鎮人且驚且惱,扭送於鎮府。鎮長大怒,道他造謠惑眾,送交公安派出所嚴懲。
一年數月後,小鎮重新冷落下來,鎮人猶如做過一場春夢,醒來舊景之間不過多了些新建的殘垣廢墟——設施半建,資金告盡,且那白娘子或是怕羞或是不慣這許多生人氣,既不再顯靈也不快飛升,人們興致一過便不再前來追究那白蛇的真偽,商城賓館再建也是空館閑城,於是工程下馬,計劃泡湯。連損帶虧損失重大,鎮長被免,阿四故態萌發,酒後越愛重提以前那些胡言亂語。人們見慣不驚,不再理會,倒是閑悶時,又時常懷念白蛇所帶來的那一段紅火繁華光景,並不時地將一雙雙渴求的眼睛滿懷期冀地望一陣東山崖,心中祈求奇跡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