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16日,我正式到廈門這個陌生的城市開始獨自創業,“拋夫離子”的艱辛和思念的痛苦是我始料未及的,這種痛苦一直纏繞我,尤其是女人那種對家庭的眷念和負疚感常常在夜裏使我痛醒。
友人說這就是代價。的確,事業家庭總難全,這是自古以來的慣例。
過去,我一直是一個小鳥依人的小女孩,即使工作了,為人妻為人母了,也是一直在家人的嗬護下生活,幸福快樂,無憂無慮,沒有心機……
記得有一次,家中停水,我卻忘了關好水龍頭,又把拖把放在了下水道上,就這樣出門去了,下班回到家時,在一樓就看到整個樓梯都是水,還不斷往下流,我還和先生開玩笑說:“一定是誰家忘了關水龍頭啦!”,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可是一直走到了7樓水還在流,當我們打開門,整個房間就像洪水淹過一樣,房間的木地板在經過一整天的浸泡,已經變形了,但我先生二話沒說,清理“戰場”。這樣的事情很多很多,可是他總是包容我,寵著我……像我這樣“沒有腦子”的人要獨自去創業,我身邊所有的朋友都覺得不可思議。
到了廈門,似乎老天爺一路都在幫我,前期的準備工作非常順利,做墊子、找場地、買設備,幾天的工夫一切就準備妥當。但接下來真正的考驗才開始,招生才是我要真正麵臨的難題。
第一期廣告一登出去,新穎的理念很吸引人,第一期的講座就開始了,當時來了四五十人。第一次做講座既高興又緊張,基本是把稿子背下來,講了整整2小時,很有激情,於是第一個班就有26人報名。
第一個班上完反響很好,於是麻痹大意,在沒有做好宣傳工作的情況下,就急著開第二場講座,結果隻來了十幾個人,沒有經驗的我一下子信心大減,講座講砸了,沒有一個人報名,老公在電話裏一直鼓勵我:即使隻來一個人,也應該認真、有激情地講,來的那個人身後可能有100個人。他的一番話對我啟發很大,幾年來,不管客戶來多少人,我都以十分的熱情接待她們,認真地上好每一次課,為我良好的教學效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留下良好的口碑。我從一點都不懂市場,開始邊做邊摸索市場的規律,邊找出這種行業的規律,用心地創建S形體的品牌。
經過8年的打拚,我們的S形體在廈門已樹立起了自己的品牌,與和多家公司進行了合作,並先後為近百家企事業團體做講座,為近千名職業女性梳理形體,受到一致的好評。《廈門晚報》、《商報》、《生活報》等媒體多次進行報道,廈門衛視二套的《溝通》欄目做過我們的專訪,我們還多次為各種大賽進行閩南茶藝表現,為全國越野車寶貝大賽等做形體培訓並擔任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