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已經更新到了第二十一章,明天有事兒,就不更新了。
這裏我要說說關於人物描寫的問題,今天有人給我提意見說我對配角描寫過重了。
這個問題不好說,首先開頭那個我確實是拿那個瓦達當主角描寫的,好歹是第一個出場的人物,三下兩下就死了總是不好的。
不過主要原因不是這個,而是我覺得這個角色的性格很特殊,類似倀鬼一樣的人,現實社會很多,自己被人壓榨,還要屁顛兒屁顛兒的替壓榨自己的人壓榨別人。
本來我寫這個文就是意在描繪一下我心目中各類人的生存心理,生存態度。所以說不要懷疑,
我不是在水字,因為本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故事,要是在看我的書,最好不要忽略每一個詳細的細節描寫,因為我都是埋了坑的,比如第一章的瓦達,後麵還會出現,隻是現在還沒想好給他安排什麼活兒,他算是個例外。
小兵和書吏那段,我隻是想表現一下涼州城緊張的氣氛。賣馬的夥計那個是真的有梗在埋著了,後麵會用他做一個轉折,很重要的人。
再往後,那個孫君坊身邊的小廝算是對現實中甘做奴才的那類人的映射,後麵估計不會再出現,但也要看劇情發展。
再之後出現的盜賊陳三,他在這一卷中的戲份不大,不過他基本上會貫徹本書前半部分,戲份都不怎麼多,但都很重要,比如這次是將主角的經濟摧毀,吃仙丹成仙的夢破掉。雖然那個本來就不是仙丹,後麵他還會引出一些重要的人物,算是個潤滑劑。
趙源這個人嘛!主要作用還不在這一卷,是第二卷的時候我會把他寫死,然後作為另一個主線故事的開始。
孫君坊是出來煽情的,這一卷主要是出來講他爹的故事,以及做各處聯絡員的。
另外出現的王登軒,這個人物,我是把他當第二主角來設定的,因為他的故事會很勵誌,會專門為他開番外篇,暫定位江湖篇,後記上也會有他比較重的戲份,後記就是李道通死後的一些故事,其實還是主要寫王登軒的。不過雖然我說後記是李道通死後的事,但我這個故事的主調是李道通不會死。
獵人父子呢,打醬油的,我也沒著重寫,主要還是引出我這兩章出現的這個洞的,還有他講的那個故事,很重要,不是水字,後麵呂洞賓出現的時候各位就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寫了,這裏映射的是第三卷的內容,很重要。
還有王登軒提及的那個史大,那是第四卷或者第五卷會再次出現的人物,和主角走到一起還是因為和王登軒你的關係問題。
不多透露了,本來我都沒打算寫這第一卷的,但不寫這第一卷,後麵的故事實在沒法兒進行,寫的時候就要穿插很多東西。
還醞釀著寫一寫西域卷,算是一個回憶卷,要說起來對故事的完善也很重要,不過也隻是想想而已,寫不寫心情決定。
另外一點需要說的是,主線分卷是按照地域分的,番外篇的分卷是按照故事分的,比如將會給王登軒開的分卷就是江湖篇,因為這書將貫徹整個五代始終,而李道通死的時候五代還沒結束,所以會有一個立宋篇,不過這一篇的主角變成了李道通的徒弟和後麵的章卷裏出現的一些比較重要的人物。
另外暢想一下,寫完這個,還會有相關的兩本書出現,這本算是凡人的故事,不成仙就得死,另外兩本分別是李道通成仙之後的事,和一個富有玄幻色彩的,具體內容就不提了,大致還得拿石敢當做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