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98 封鎖線(2 / 3)

畀發來這樣的聯絡。顯然,她早就猜測這些安全警衛不會主動對我發動攻擊,於是挺身做餌。事實也是如此,雖然視網膜屏幕上因為安全警衛的出現而顯示紅色警報,但是臨時安全警衛的身份認證仍舊讓這些正規的安全警衛視我為無物。

安全警衛和畀越來越接近,而我所在的道路,也越來越高,它是傾斜向上的。我和畀之間的落差在十秒後就增加到五十多米。我扭轉車輪,從傾斜的峭壁上側滑下來,輪胎發出巨大的摩擦聲,一片塵煙揚起來,而這個時候,最近的一隻安全警衛和畀的距離已經不足十米。它們的密集攻擊不斷擠壓著畀的躲閃空間,終於,在幾乎深陷絕境的情況下,畀的機車猛然一頓。

她刹車了,而且,車輪開始向後倒轉。在她原本必然經過的道路上,一排排的蜂窩空洞眨眼之間就覆蓋了十米長的距離。這些交叉的火力有不少是從後方射來的,那是之前被畀甩到身後的安全警衛的作為,而此時,它們正以更快的速度拉短兩者間的相對距離。

我繼續沿著峭壁下滑,左手拔出刀狀臨界兵器,空氣異樣地振蕩起來。

一切都發生在短短幾秒鍾內。

當更多的安全警衛將自己和畀的距離拉近到十米範圍內後,它們一個緊接一個跳了起來,仿佛要撲到畀所駕駛的機車上一般。也許,它們就是這麼打算的,雖然子彈無法擊中車體,但隻要被撲個結實,即便身體會承受沉重的撞擊,仍舊能夠讓機車停下來,這樣,乘坐在機車中的畀就任它們宰割了。

不過,這種選擇讓這些它們更像是野獸,和我印象中的安全警衛有些許差距。至少,我覺得統治局地麵城市裏的那些安全警衛,會選擇主動保持距離,進行火力壓製一直到對手徹底失去反抗能力,又或是自己被摧毀。無法在這個城區中連接安全網絡的情況似乎也對它們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在戰術和戰略的選擇上,它們的“戰鬥智商”明顯下降了。

雖然,已經增加到五十多隻安全警衛的封鎖線仍舊十分可怕,但是,並沒有讓人深陷絕境的感覺。至少,我的感性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情緒在波動。所有安全警衛的行為,在這一刻變得無比清晰,腦硬體的運轉速度再一次加快,這讓我的視網膜屏幕中浮現越來越多的關於下方戰場的數據——雖然沒有那種仿佛能讓時間停止般的爆發力,但是我卻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能夠做些什麼,這種確定的感覺,並不是來自朦朧的直覺,而是來自一種數據化後顯得冰冷而精確的行為列表。

我很清楚,這具義體化身軀的極限在哪裏,因此,我同樣也十分清楚,改變當前的狀況根本就不用讓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限。

戰場情況和應對模式以數據流的形式在我的視網膜屏幕一側的窗口流淌著,理智、明確,充滿秩序和邏輯感,這是一種遊刃有餘的感覺。

畀早已經將車體維持在道路邊緣,在千鈞一發之際,機車更下方的階梯墜落。而我也與此同時,操縱著機車在峭壁中途彈起來。在距離我十米的下方,十八隻安全警衛密密麻麻地躍向同一個目的地——畀之前所在的位置。

我毫不猶豫扣下扳機,朝這群安全警衛揮動刀狀臨界兵器。

如同開閘泄洪一般,震蕩波扭曲了這些安全警衛上方的空氣,而已經完全可以目視的扭曲景象,則以沉重得幾乎實質化的力量感將安全警衛砸到地麵上。在它們接觸地麵之前,身體已經四分五裂。落到地麵上後,隨著厚厚的一層地麵被粉末化,這些肢體也再一次散列開來,伴隨著衝擊波向四周飛散。

完全沒有抵抗的能力,原本無比堅硬的使用構造體加工出來的統治局智能戰鬥兵器,在刀狀臨界兵器的恐怖威力下煙消雲散——這就是專門針對素體和構造體而開發出來的廣域打擊武器,放射性灰粒子共鳴裝置的七成功率。

紅色的警告框仍舊懸浮在視網膜屏幕中,當我落在道路上,再一次衝入新的階梯,被鎖定的警報再一次響起。這些安全警衛似乎第一時間取消了我這個臨時安全警衛的友機辨識,重新將我列入攻擊名單之中——我沒有太過驚訝,覺得這是在它們被投放到三十三區之前就已經被設定好的安全機製。統治局知道自己的敵人是誰,有多麼強大,在原住民改變自我生命形態成為素體生命前,他們之中並不缺乏高層人員和研究者,他們了解統治局,了解安全係統,能夠入侵安全警衛的係統也應該不足為奇,否則在安全係統無孔不入,如同天網一般的監控、搜索和清理下,它們早就被滅絕了。

毫不遲疑地,完全不給予申辯和調查的時間,剩下的安全警衛們將第一打擊目標從畀的身上轉移到我的身上。比投放在畀身上更猛烈的炮火襲來,我操縱機車左躲右閃,隻要有片刻的遲疑,就會被撕成碎片,隻是幾個眨眼的時間,我所通過的地方,地麵就變得一片狼藉,宛如被犁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