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龍
一直想為《有一種愛叫做放手》寫點文字。知道這首歌很久了,曾在163音樂網聽過,當時因看不見視頻隻覺得歌詞不錯而已,無意在某個網站看到這個視頻flash,我落淚了。故事裏的兩個主人公因怕囚禁對方的夢想,為愛放棄了天長地久,男主角因為愛而狠心扮演傷害戀人的醜角,劇中有一句對白:“如果我走了你怎麼辦?”感性的我深知中間愛的份量,那是絕症男主角最後的牽掛和依戀。他為了愛永遠不分的離去,傷害他最愛的人也傷害自己,女友離開了,男主角也如期逝去,視頻以悲劇落幕。我一串串的淚水也隨視頻如線而瀉,我是落淚了,但不是哭。落淚和哭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我生命中的哭是委屈和傷心,我生命中的落淚是感動和感恩。
我一度在心中疑問這種放手是不是應該,對嗎?曾看過一個故事《愛情的位置》:說的是一個男人從不讓自己的妻子坐私家車的副座,妻子一直懷疑男人嫌棄自己,忍無可忍大吵一次後,男人拿出一篇文章,上麵報道一對夫妻驅車外出,遭遇追尾事故,丈夫出於本能往左打方向盤,他又突然意識到妻子坐在身邊,會傷害到妻子,於是又猛將方向盤右打,試圖把妻子往生的方向推一把,可是人的反應速度怎麼能和車的速度相比呢?夫妻倆都在這場事故中喪生了。那男人的理論是萬一有事,你在後麵我會心無旁鶩地選擇生的方向,女人很受感動。後來,每次都乖乖地坐在丈夫的後麵,覺得這才是愛情的最佳位置。
這故事和上麵的視頻都讓人覺得感動,但又覺得遺憾。故事中的女人隻能永遠寂寞地坐在愛人的後邊,視頻中的絕症男人在生命最後時光選擇了傷害而不是同甘共苦,兩個故事都忽略了愛情的力量,真愛能引發體內的潛能,讓人勇往直前,相攜相依抵禦未知的風險,風雨同舟,即便愛是苦的也覺得甘甜。愛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記得大學校園室友和班裏小她兩歲的男生談愛了,遭到女友全家的極力反對,女友也曾動搖過,對男友若即若離,弄得兩人都很傷感,但女友說男友的執著感動了她。頂著所有人的反對,男友一直對她不離不棄,無微不至地嗬護。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兩人因放寒假有一段時間未見,男友為了偷偷見她一麵,從幾十裏外坐火車,約在火車站相見,下車後送她一朵紅玫瑰和一盒巧克力,怕女友遭到家裏發現,催女友回家,一個小時不到,隻為見到她,他又要坐車趕回去。”女友說時那一臉的幸福和堅定,我知道那一刻她就決定了和他一生一世廝守,不管未來的路有多崎嶇,不管千山萬水,她都會和他在一起渡過,因為她知道有一種愛叫做執著,有一種愛的力量叫堅持。愛的最佳位置就是一起執著地相守,如今他們已是幸福的四口之家。
放手不是別無選擇。愛沒有對與錯,許多事情的答案不止一個,隻要有愛,隻要堅信愛,我們永遠有路可以走,不到最後我們不能選擇放手是嗎?愛,就要在一起,一起才是愛的最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