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挑起紛爭,除了讓結果盡早發生,另外一個原因是想看看此時愛莎的戰鬥力。
陸文對愛莎的記憶和認知僅限於自己的徒弟,一個十歲小女孩,隻是在蘇醒以後的所見所聞裏逐漸改變了印象。
疑似歲月之女,體內流淌的血液魔性太強,是打開造化領域的鑰匙。
此時戰局剛剛開打,陸文就發現了自己的顧慮是多餘的。
愛莎呈現魔化狀態,手中長劍赤紅,劍柄化作一張魔口,緊緊咬住愛莎手掌,為她提供無盡魔力。
愛莎是第二魔化形態,紅發黑色眼球,眼珠呈現發光狀態,比起相同境界的魔化形態,愛莎的更加精純。
一眾修士打的天昏地暗,圍繞父母的尊敬與否,秉承各自心念而戰。
當然,說起來是一群人打愛莎和陸文幾個。
畢竟對父母懷有惡劣態度的人隻是少數。
隻是局麵看上去像是眾人圍攻愛莎,但實際局麵卻是愛莎單方麵的屠殺。
一條條生命被愛莎無情收割,愛莎體驗著殺人的喜悅感。
講不通道理就把敵人生命終結。
虞淩看在眼裏,止住了想要說的話,這場戰鬥與其說保護愛莎,倒不如說阻止愛莎過度殺人。
“這魔女現在是魔化狀態,力量翻倍,能魔化的魔化,隻有魔化力量才能對付魔化!”
有識貨的元嬰提醒,選擇自身魔化,祭起法寶不停斬擊愛莎。
“說我魔女,在我眼裏你們才是破壞世界的魔。”
愛莎左斬右殺,無情的收割人命。
局勢發展到現在,陸文對這裏存在的意義有了新的認知,對進七百一十七,出五十六有了新的理解。
也許歲月思考的正是怎麼停止這種關於父母的分歧。
人魔要殺父母,普通修士要阻止。
在陸文看來,關於父母的是非,誰是誰非取決於是否從父母那裏獲益。
獲益者維護父母,受傷者否定父母。
在愛莎單方麵的屠殺下,七百多修士迅速減少,一個小時隻剩下了一百個。
“為什麼一個魔女這麼強?”
活下來的基本上都是元嬰期修士,盡管如此,這麼多修士群毆愛莎一個人還處在下風。
這種戰鬥局麵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愛莎看上去也就是個道府期修士,然而戰鬥力卻堪比渡劫期強者。
單純的隻是因為魔化原因嗎?
“因為你們沒有憎恨的覺悟。”
愛莎同樣氣喘籲籲,以一殺百,縱然有憎恨作為力量源泉,但體力難以為繼。
殺了六百多修士,剩下了最強的一百多。
然而愛莎已經快要精疲力竭。
“我想知道你哪來的憎恨資格!”
一個元嬰期修士周身閃爍華麗光芒,對愛莎滿臉鄙夷。
父母給你生命,給你吃穿,你還要憎恨他們,上哪裏說理。
“你沒有知道的資格。”
愛莎揮劍,華麗劍光四處縱橫。
“憎恨這種東西永遠不會被理解。”
陸文協助愛莎,殺人劍雨芒同樣收割元嬰期修士的生命。
隻要被雨芒傷到皮肉,隻要流血就會被吸幹。
“那少年,你為什麼要助紂為虐?”
其他元嬰修士質問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