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無論哪教,若然處置不當,都是要大傷元氣,況且不入神道隻需算計周全,也是無妨,若入神道既為天庭驅使,大是不值。
卻說舜禪讓大位與了禹,這禹雖然貴為人皇,其傳說以節儉為特色,飲食菲薄,衣服粗惡,宮殿卑陋,自奉甚為儉約,但對朝政大事、國計民生絲毫不加吝惜,祭祀辦得隆重,禮服十分美觀,更注意水利,特別盡力修整田間溝渠,以利農業。可見節儉是為了治國安民。
如此說來禹不過是守成之主,非是如那堯,舜一般的雄主,就在人族都是這麼認為的時候,位與人族外圍的三苗諸侯反叛,率領所部萬餘大軍直直往平陽城殺來。此時因那淮水崩裂,禹抽調了三萬人前去治水,此刻城中不過區區五千人馬,群臣慌亂,都是請那大禹暫避鋒芒,那禹憤然道:“此城曆經兩代代人皇經營,有子民無數,還有聖父聖母神像在此,怎可輕棄。況那三苗人馬千裏殺來想來已然人困馬乏,再有言撤離者,立斬不赦,令毗,速令城中青年結合共衛城池,同時命人通知四嶽帶兵前來,不得有誤。”令毗讚許的看著這個一向溫和的人皇,躬身退下。
不久那三苗人馬殺奔而來,在那平陽城下排開陣勢,真是聲勢浩大,殺意陣陣,這三苗乃處人族生存之邊境,在那山林之中,向來野蠻,不曾開化,雖是凶厲卻是萬萬不會有反叛之意,顧而曆代人皇也未曾防範,此次卻是釀成大禍。大禹在那神壇之上默默禱告,希望能夠安然度過此劫,那人皇內臣慌張的奔了上來,急促道:‘陛下,那些叛軍已然到了城下,還請陛下定奪。”大禹立起身來,本是有些衰老的身子爆發出重重活力,看起來甚是威猛,“你速傳令,將那五千兵馬於城門集結,讓那些緊急招來的輕壯守護城牆,待時機成熟吾另有打算。”那內官見大禹氣定神閑,悠然布命,也是安下心來,躬身道是,前去下令。
一方是久經殺戮的蠻人,一方是背水一戰的熱血青年,接下來自然是一場好殺,死傷無數,三苗之中也有些修道之士,有些法力,而這平陽城中本是修士無數,得道金仙也是不少,不過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一個個的修士慢慢都離開了這裏,不是潛修不出就是拜了聖人門下,如今的平陽城最高不過靈仙而已,真是可悲。大禹本是當那些修士是一心問道,不欲理些俗事才自離開,現今才有所悟,冷哼一聲,大步往那城門而去。
那五千士卒早已經整裝待發,見大禹到來,都是拜道:“陛下。”大禹大手一揚道:“大戰當頭,無須多禮。那三苗凶暴異常,若是城池被破,不說我等,縱是全城老弱也要遭了毒手,此戰退無可退,還望諸位奮力。”那五千將士見大禹對自己行禮,都是感動,都是跪道:“縱是身死,亦護平陽。”大禹也是欣慰,大吼一聲,“弓來。”自有將士抬了一把黑紋雕龍的金弓前來,此弓有那三百斤重,乃是當年大禹治水有弓,舜當時大為高興,就將自己隨身寶弓,烏雲射日弓賜下,既是賞賜也是考驗,試問有幾人能舉那三百金大弓射獵,當年大禹得了此弓也無甚的反應,隻是好生收藏就再無下文。如今大禹隻將手一抬,那四人同抬的大弓輕輕鬆鬆的就到了手裏,取了兩囊羽箭在手喝道:’開城迎敵。”那些將士見大禹竟然如此神武,也是大喝道:“殺敵,殺敵。”
那本是緊閉的平陽城門慢慢打開,在三苗人驚訝的眼神下,但見大禹手持神弓,腰負箭囊,身穿皮塏帶領無數人馬衝將出來。那城牆上的人見竟然是大禹親自上陣,也是熱血沸騰,大聲呼喝,精神百倍。那三苗大軍中有一人身穿金塏,手持寶劍隻是一指,那大軍似有了方向都朝大禹湧區,前仆後繼,不計生死。大禹隻是將那烏雲射日弓左拍右擋卻是無人能經受的起這大弓重量,紛紛斃命,大禹身後的將士都是振奮,以少敵眾尚不落下風,城中那些青壯也是手持大棒鐵槍衝將出來與那些三苗人糾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