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2)

領導是一種古老的現象,自從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就存在著領導者和領導行為;領導又是一個全新的課題,綜觀古今中外,每一個時代的領導者要完成領導的使命,有著不同的要求,需要的能力也不盡相同。對於我國來說,21世紀的頭20年,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要緊緊抓住這個難得的曆史機遇,提升領導者的能力是當務之急;在領導者所需的各種能力中,領導者的核心能力又是重中之重。

就核心能力這一概念而言,“核心”就是中心(英文稱為core),是指在事物或事情中最重要、賴以支持其存在的那一部分。換句話說,沒有核心,事物將不複存在。領導者核心能力是組織核心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領導者作為組織的核心主體,與組織具有深度關聯性。領導者核心能力是衡量領導責任、實幹或有效領導行為以及影響力等諸項能力中最關鍵、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能力;在整個領導能力體係中處於本質層麵和核心地位;是一種深層次、高境界、寬層麵的累積性、疊加性、拓展性能力;是在基本能力整合基礎上形成的綜合性深度能力;在能力結構中處在根本性、主導性、關鍵性位置;它是自己獨有的、別人難以模仿的,如同人的氣質和悟性一樣具有不可複製的唯一性。

領導者的核心能力不同於領導者的基本能力、一般能力,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是與國家社會的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當前,領導者的核心能力最主要的表現是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在領導者需要具備的整個能力體係中居於本質層麵,具有重要地位,起著決定性作用。緊緊圍繞德才兼備的標準,不斷提高各級領導者的核心能力,是整個幹部隊伍建設的關鍵,也是新時期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載體。

作為一個領導者,在當前形勢下應該具備的核心能力有哪些?我們綜合專家的研究成果,結合當前領導者的實踐經驗,把領導者的核心能力歸結為十項,分別是:政治鑒別能力、統籌兼顧能力、公共服務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知人善任能力、溝通協調能力、應對風險能力、維護穩定能力、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和不斷自我提升的能力。

麵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充滿矛盾問題的國內局勢,首先需要一個政治素質過硬的領導者隊伍。隻有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與堅定,才能認清形勢,駕馭全局,在各種挑戰麵前經得起考驗,在複雜情況麵前辨得清是非,才能正確有力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把握機遇,因勢利導,促進和推動社會、經濟的科學發展,才能保持自己作為一個共產黨人應有的品格和氣節。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麵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隻有統籌兼顧,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上,把現代化建設各領域各環節協調好,把社會各階層各群體的利益關係解決好,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安排好。古人說,“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用我們今天的話講,就是要有總攬全局、統籌規劃的觀念和長遠規劃的眼光。統籌兼顧是黨的優良傳統,對於我們今天的領導者而言依然意義重大。

隨著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的深化,政府的職能也逐漸要轉向公共服務。國家行政機關的決策、管理、協調、指導、監督、服務任務更加繁重,對國家機關幹部特別是領導者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設服務型政府,就要求領導者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增強人本和服務意識,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真正深入到群眾中去,傾聽廣大人民群眾的聲音,了解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想問題、作決策、謀發展。隻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成為一個合格的公務員。

當今的世界,經濟突飛猛進,科技日新月異。在這個飛速發展、極富變化的時代,我們麵臨著更多、更新、更複雜的挑戰和機遇。新形勢下,經驗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我們一味墨守教條,因循成規,把自己的思維禁錮起來,以“不變”來應對“萬變”,就會坐失良機,陷於被動。在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總書記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就要求我們領導者要擺脫陳舊思想的束縛,創新思維、方法,應對複雜的局麵,大膽開拓,從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條路來。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隻有開拓創新,才能站在時代的前列,帶領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的新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