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指領導者的自我把握、自我約束。領導者的作風建設是建立在高度自律基礎上的,不可能完全靠他律來實現。對領導者來說,自律是一種自控能力的體現,它既是領導者個人修養的重要內容,又是領導者應具有的精神境界。
領導者自律,就要“常修從政之德”。道德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領導者的道德修養直接影響自身形象,為官德為先,無德何為官?官德的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廉潔奉公、勤政為民。
案例
公私分明的牛玉儒
呼和浩特市原市委書記牛玉儒有一句話:“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不屬於我自己,我不能隨意支配。”他說到了也做到了。牛玉儒當領導27年,從鄉級領導到副省級領導,可以說官越做越大,但他始終堅持這一信念,從沒有隨意支配過手中的權力,尤其沒有為家人和親戚謀取私利,因此,家人和親戚曾一度認為他“六親不認”。而真正打動百姓的,也正是他的這一執政操守。
牛玉儒的可貴品格之一,就在於公私分明,始終牢記手中的權力屬於人民,身居領導崗位隻有為人民努力工作的職責,而沒有為自己或親戚朋友謀取私利的權力。在這一點上,他對家人和親朋的“無情”、“不義”,恰恰體現出他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有情、有義。他在拒絕了兄妹、親戚、同學和朋友幫忙找工作請求的同時,卻想盡一切辦法,解決了幾萬人的下崗再就業和“4050”困難群眾就業問題;對那些來到他家裏反映情況的群眾,更是耐心傾聽、關心備至,為領導者嚴格執行“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的要求作出了最好的詮釋。
領導者自律,就要“常懷克己之心”。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誘惑,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東漢時,南陽太守羊續,他憎惡當時官僚權貴的貪汙腐敗,奢侈鋪張。他為人謙潔、生活樸素,平時穿著破舊衣服,蓋的是有補丁的被子,乘坐著一輛破舊馬車。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是粗茶淡飯。府丞焦儉是他的下級,也是他的朋友,為人也很正派,看他生活太清苦,聽說他喜歡吃生魚,就送了一條當地有名的“三月望餉鯉魚”給他。羊續不好拒絕焦儉的好意,就收下了。等焦儉走後,他便把這條魚掛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焦儉又買了一條鯉魚送到羊續府上,還未等焦儉說話,羊續便指著那條枯幹了的“三月望餉鯉魚”說:“你去年送的還在這裏呢!”焦儉明白了他的意思,隻好搖搖頭歎口氣,把魚帶走了。
我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嚴於律己的典範更是數不勝數。周恩來生前就曾經給自己和家人訂了十條家規:一、晚輩不準丟下工作專程去看望他,隻能出差順路時去看看;二、來者一律住國務院招待所;三、一律到食堂排隊買飯菜,有工作的自己買飯菜票,沒工作的總理代付夥食費;四、看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不得用招待券;五、不許請客送禮;六、不許動用公家車子;七、凡個人生活能自己做的事,不要別人來辦;八、生活要艱苦樸素;九、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與總理的關係,不要炫耀自己;十、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
周恩來的“十條家規”,以純潔的無產階級意識,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優良的共產黨人作風,高尚的無產階級品格,率先垂範,對家人言傳身教,貫徹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