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帶兵入了宋徽宗居住的福寧宮,把宋徽宗驚得是目瞪口呆,在李綱的威逼利誘下,宋徽宗不得已寫下了退位詔書,把皇位傳給了太子。
李綱手持著詔書到太子府裏宣旨的時候,太子也是同樣的驚愕,拿著李綱手中的詔書翻來覆去的讀了好幾遍才確認下來,太子妃和府中的文武大臣全都跪地恭賀。
太子詫異的問李綱道,“父皇怎麼好端端的把皇位讓給了本王?”
李綱跪地奏曰,“如今汴梁城中危急,蘇小婉在宮內勾結梁山賊寇嶽飛意圖擁立魏國公登基,幸虧微臣發現的及時,聯合梁山裏的忠義之士宋江把嶽飛控製,共同輔佐太子早登大典,皇上也是感覺到天命所歸,這才把皇位傳給太子,以安天下。”
太子妃也跪奏道,“李綱尚書所言極是,如今我大宋朝內憂外患,皇上又沉迷道教不理國事,導致朝中奸黨橫行,民不聊生。還請太子趁次良機早下決心,登上皇位以延續我大宋的國運。
太子猶豫了一下,看著早就聚集在府中勸說自己登記的文武大臣,狠下了心接過了聖旨。
眾臣工當下高呼萬歲。
此時宮牆外麵已經混戰成一團,韓世忠的人剛到宮外就被守城的士兵攔了下來,皇宮的大門早已緊閉,裏麵的將軍是李綱的心腹,韓世忠再三的要求也拒不開門。不得已雙方開始廝殺在了一起,攻城的士兵平時隻是負責護衛皇宮的職務,並未有攻城的經驗,幾次登上城牆都被殺退,雙方各自都互有傷亡,開始焦灼在了一起。
太子聽到宮外的廝殺聲,緊張的問李綱道,“外麵發生了何事?是不是梁山的嶽飛殺進城來了?”
李綱也眉頭緊鎖了一下,宋江已經給自己通報說大事已定,怎麼宮外還會有兵亂?這時一個大將進屋在李綱耳邊輕聲說了幾句,李綱不由的頭上的汗珠直流。急忙跪地奏請太子道,“啟稟太子,殿前都指揮使韓世忠也與蘇小婉勾結反叛,還請太子下旨立即解除韓世忠的職位,以定軍心。”
太子哆嗦著下旨道,”一切皆由愛卿做主。”
李綱暗自鬆了口氣,帶著手下的將領退了出去。
太子妃伏在太子耳邊輕語道,“李綱哪裏來的這麼多的兵馬?”
太子搖了搖頭,“本王也不知曉,一切先依他而行,李綱也並無惡意。”
太子妃沉思的點了點頭。
李綱登上了宮牆的城樓,讓守城的士兵對著城下大喊道,“皇上已經下令傳位給太子,爾等速速停止叛亂,退回殿前司校場待命,如有不聽者,城外天兵一到,格殺勿論。”
攻城的禁軍本來就是為了混一口飯吃,聽到城樓上的呼喊聲,立即軍心不穩,攻城的力度明顯的放緩下來。最後方的禁軍有的竟開始撤退,韓世忠騎馬便砍殺了幾個,大聲命令道,“這是奸賊李綱假借皇命,若是有人膽敢後退著,殺無赦。”
此時梁山的大軍早已從汴梁城的東門強攻了進來,距離皇城不到十裏,火光映明了天空,殺伐聲陣陣。
攻城的禁軍再也經受不住動搖,全然不顧韓世忠的軍令,齊刷刷的往後撤去。
李綱頓時下令打開城門,衝殺出去。韓世忠看大局已定,在混亂中找到梁紅玉和瓊英,三人左右相顧著騎馬撤出了人群。
李綱與城外梁山的大軍混合,不過多會就平定了韓世忠帶來的五千兵馬,宋江誌得意滿的下馬朝李綱叩拜,李綱欣喜的扶起了宋江的身子,大聲稱讚道,“宋將軍不必行此大禮了,今日之事全仰仗宋大人的軍功,老夫這就帶你進宮參見太子,以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