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2 / 3)

在研究成果上,由福建省國際文化經濟交流中心、福建省曆史名人研究會遊酢分會、南平市遊酢文化研究會、建陽市遊酢研究會等單位在南平主持召開“閩台首屆遊酢研討會”(詳見《鳳池村誌》60頁),與會的專家學者眾誌成城,譜寫新編,結集出版論文集《遊酢新論》、《遊酢評傳》、《道南首豸山》、《遊酢及其後裔書畫選集》、《遊酢文化產業園項目招商推介冊》、小學課程教材《程門立雪》等15種專著,終於澄清和糾正了對遊酢的某些誤解,推倒了強加給遊酢的不實之詞和莫須有的罪名,還其曆史本來麵目。正如台灣東海大學理學大師蔡仁厚先生為高令印先生新著《遊酢評傳》一書作序中指出的“有助於學術研究,還先賢(遊酢)之公道”,給予曆史人物公允、公正、公認的定位。高令印編撰的《簡明中國哲學通史》一書,也寫及了遊酢,填補《四庫全書》研究遊酢的空白。

(三)內聯外引成果豐碩

1999年為迎接遊定夫書院落成慶典,開展了“雙九”(即酢公誕辰940周年,程門立雪900年)係列活動。為這一活動順利進行,從鳳池村部至遊定夫書院千米路段鋪設水泥大道,迎千人盛會。在遊定夫祠、遊定夫書院、遊定夫學校、立雪亭開設20多個陳列室,展出的2000多件史料(其中專設一個榮譽室,對遊酢研究有貢獻的領導、專家學者、遊氏宗親等進榮譽室上功德榜),展示遊酢文化、延平四賢、遊居敬等先賢們的豐功偉績,以及遊昌莘一門五將軍一同知薈萃於家,今人遊嘉瑞微雕藝術作品展,遊酢及其後裔遊欽生等人書畫展170多幅。內容豐富,史料翔實,對外開放,展現內聯外交活動的盛況。有美、英、日、韓、泰、印尼、緬甸、新加坡等國、港澳台地區以及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國際友人、知名人士、遊客和遊氏宗親等,先後慕名而來此參觀考察(尤其介海峽東岸台灣遊氏宗親眾多)。早在20世紀80年代,南平遊酢後裔宗親會副會長遊長栽,為尋根問祖,就在報刊雜誌上及平時交際中有心尋訪凡見遊氏名人都記下了,收集整理成通訊錄一本。90年代,遊季康以南平遊酢文化研究會身份,走訪八閩大地48個縣、市、區的83個村鎮尋根問祖,編著出版《閩遊族史》一書。2002年,遊夢熊主編了《遊氏文化源流》。截止至2011年9月止,遊嘉瑞主編出版了《望族遊氏》,遊恒派主編《鳳池村誌》等,都以閩台為主題與全國各地遊氏宗親尋根問祖、聯誼交流、傳播遊氏(酢公)文化,為促進閩台經濟文化發展、和平統一祖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