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峰
這個老人實在無法愛他的小兒子,因為他隻能愛波瀾壯闊的海和巍峨堅實的山以及像他大兒子二兒子那樣的人。
一位老人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是一個非凡的水手:堅強、勇敢、盡職,而且富於冒險精神。老人真的愛他,認為這是個做父親的值得驕傲的光榮。可是,在一次暴風雨中,這個兒子以他的大膽和勇猛,葬身於大海的狂濤駭浪裏了。
二兒子是一個不知道辛苦和疲勞的、力氣比一般夥伴都大的壯健的礦工,又很誠實和守信義,樂意幫助夥伴和朋友,所以礦工們,尤其是青年們都和他做朋友,以得到他的友誼為快樂。那父親也真愛他,尤其是在大兒子死了之後,更認為這是上天給他的最大的彌補。
可是,不久,二兒子也殉身於自己的勇敢和自我犧牲的行為了。因為這一天他在煤礦中工作,礦坑因為支柱損壞而崩塌,他英勇地撐住一根支柱,救出了許多夥伴,而他自己被壓死了。
老人的傷痛是不用說的,他馬上變成了一個非常衰敗的軟弱的人了。不過,還剩下一個小兒子,這是做父親的唯一的安慰。老人改變了主意,決心不讓小兒子成為一個出眾的英雄好漢式的人物,因為他實在不能再忍受那種折損兒子的痛苦。他歎息著說:“唉,與其因為他有才能而被奪走,我寧願他是一個一無所長的沒有出息的人嗬。”
這樣,老人就親自教育這個小兒子,采取了一種連那些老婆婆們教育女娃娃都很少采用的教育方法。而這個小兒子,也真孝順,果然沒有叫父親失望。就是說,他讓自己成為一個又懦弱又自私而真的一無用處的人了。可是,真沒有想到,到了這個時候,這個老人感到從來沒有過的悲哀和不幸了。他一邊痛悔自己的錯誤,一邊憎恨而又可憐自己的小兒子說:
“這就叫做廢物,這就叫做膿包,是我一向所痛恨的。現在因為我自私,親手把他製造出來了!噯,噯,這樣一個海淹不死,山壓不死的人,他活著到底做什麼呢?”
這個老人實在無法愛他的小兒子,因為他隻能愛波瀾壯闊的海和巍峨堅實的山以及像他大兒子二兒子那樣的人。因此,他現在做父親的心,不得不無限的痛苦,這是對他一度錯誤的想法和他親手毀壞了小兒子這件事情的一個懲罰。
作者簡介
馮雪峰,(1903—1976),原名福春,筆名雪峰、畫室、洛陽等。現代著名詩人、文藝理論家。浙江義烏人。主要著作有:詩集《湖畔》、《春的歌集》、《真實之歌》、《雪峰的詩》,雜文集《鄉風與市風》、《有進無退》、《跨的日子》,寓言集《今寓言》等。
【心香一瓣】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壽命的長短,而在於活得是否充實和精彩。
“有的人活著,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文中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就像天上的流星,雖然生命短暫,卻在浩渺的蒼穹劃出了一道耀眼的光芒,永遠閃耀在人們的心裏;相反,小兒子在父親的“製造”下,雖然平安地活著,卻怯懦、自私,碌碌無為,雖生猶死。
是海,就得波瀾壯闊,不懼驚濤駭浪;是山,就得巍峨堅實,擎起一片天空。對孩子過多的袒護隻能是害而不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