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征戰(1 / 2)

往後的事情,都是按照計劃的在發展,李文軒回到品劍山莊安頓了半月之後,就帶著嶽盈的書信投奔了楊再興,他要履行對這個女子的承諾。

不過李文軒不敢直接去找嶽飛,他心裏對這位未來老丈人可是忌憚的很,生怕因為自己在金國的那些經曆,這個未來嶽父會直接把自己給掃地出門,楊再興則不同了,用嶽盈的話講,這就是個“壞人”,而且比較打起仗來比較“野”。投奔他準沒錯,肯定被重用,而且有打仗的時候功勞可以搶。

是年五月,金兀術果然領兵南下,李文軒作為楊再興的親兵,隨楊再興會同嶽家軍精銳於曹州大破金軍二十萬,而後又經曆了大大小小數十戰,李文軒無不衝在最前,身先士卒,攻城拔寨,斬獲無數。

楊再興本人就喜好衝鋒陷陣,李文軒求功心切更是如此,隻見沙場上滾金槍上下翻飛,紫電青霜左右開合,兩人一遠一近,配合的可謂是天衣無縫,一接上金兵的戰陣,便是虎入羊群,以至於金兵望見了楊再興的盔纓就恨不得遠遠避開,誰也不想碰見這個殺神,不對,應該是兩個殺神。而且其他士兵見二人勇武非常,也受鼓舞,戰力此消彼長,金兵更是敗績連連。

就連那個專門給楊再興計算自家將軍這一戰斬了多少人頭的親兵都看花了眼,最後隻能是拿捏了一個差不多的數目交差,即便是如此,旁人看了這個數目也是連連咂舌,都說楊將軍這邊的人看到了金兵,眼睛都紅的跟兔子似的,打瘋了。

嶽飛帳下諸將報軍功的時候,楊再興特意將李文軒放在了一個顯眼的位置,李文軒與嶽盈的關係,嶽飛帳下這些親近的將領全都曉得,再加上李文軒在江湖上的名氣越來越大,就算沒有嶽盈,他們也對這麼個人好奇的很,不管是在營房裏還是戰場上,不少人都特意關注過他,恨不得搶到自己這邊,絕對是一大助力,不過楊將軍不放人,李文軒也沒有換灶台的想法,他們也是隻有白白羨慕的份。

嶽飛第一次在軍功簿看到李文軒名字的時候,眼角不禁跳了跳,家裏的事情他也有所耳聞,但戰事來臨,那些就顧不上了,帳下將領也不知道嶽飛現在對李文軒是喜是厭,也不會刻意在他麵前提起。嶽飛隻隱約記得家書中,聽妻子有提到過李文軒想要從軍一說,但當時諸事纏身隨後就放到一邊了。

現在看到李文軒名字後麵那個數字,饒是他的心性也是暗暗驚訝,這小子真是來玩命了,同時還諱莫如深的打量了楊再興一眼,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然後麵打了個勾,這些請功的要求,他全都準了,雖然楊再興給李文軒的請的功勞有點紮眼,但也沒什麼好避諱的,在這裏楊再興並沒有給李文軒尋私,畢竟這些也全都是李文軒應得的。

嶽雲的功勞可以適當壓一壓,打一打年輕人的傲氣,但是這個未來女……李文軒的軍功,還是不要打壓了。嶽大帥心中如是想。

如此一來,李文軒隨後是逢戰必有升遷,升遷之速度,已經遠遠不能用連升三級來形容了。自五月金兵南侵以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李文軒從楊再興的一名親兵被連續擢升至從五品的遊擊將軍,升遷速度全軍無二。

不過這兩個月中始終沒有與嶽飛見上一麵,固然嶽飛是軍務繁忙,但也與兩人之間的刻意回避有關係,不然尋常來講,李文軒如此升遷速度,早就被大帥調入中軍大營了,至少也應當有嶽大帥親自見麵嘉獎一番,但現在還擱在楊再興那裏,在李文軒看來,這應當屬於是一種“考察期”了。

不過從楊再興帶來的話來看,嶽飛每次看到有關李文軒的軍報時,神色都還不錯,偶爾還能露出點微笑,想來,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時候已經差不多了。

而且,楊再興最近帶來的一個消息,更是讓李文軒開心不已,因為連戰連捷,嶽飛即將發朝廷的那一份奏報裏應當是有特意提及李文軒。

李文軒本身並不在乎官職大小,唯一希望的就是嶽飛的認可,既然嶽飛願意讓他的名字上達天聽,估計這位大帥應該對自己沒什麼意見了吧?而且以李文軒的年紀,特殊的江湖身份,以及在軍中的表現,這道請功的奏報隻要進了禦書房,幾乎是肯定要引起皇帝的“特別關注”,到時候隻要一道聖旨,皇恩浩蕩,前途無量,李文軒就可以偷著樂去了。

是時,金兀術十二萬大軍屯兵臨潁,進逼郾城,楊再興隨張憲一部在此抵擋金軍,幾日來雙方接連數戰,都是以嶽家軍的全勝而歸,嶽家軍氣勢如虹,全軍上下都力求與金軍決一死戰,此戰若勝,金兀術麾下的金軍主力將損失殆盡,嶽家軍便可趁勢揮師北上,直搗黃龍,踏破賀蘭山缺,建立不世之功勳。

相反,金軍一方接連受挫,已經有些膽怯,由一開始的攻勢改為了守勢,張憲率大軍多次求決戰而不得,甚是惱火。於是隻好偵騎四出,一方麵搜尋金軍動態,再者也是想要將金軍的斥候消滅,相信時間一久,金兀術除非是撤軍,不然軍心必散,不戰自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