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公子,平公子!”贏平正沉思間,突然覺得有人叫他,抬頭去看,原來是珠兒的貼身丫鬟翠玉跑了過來。
“平公子,珠公主看您去大王那裏那麼久還不回去,怕您身子虛弱有什麼閃失,打發我過來瞧您,既然沒事兒咱們就趕緊回去吧,珠公主已經備好晚飯了。”翠玉才十二三歲,也生的標致可愛,口齒伶俐。
贏平頓時覺得心裏暖暖的,說一聲:“走。”就和翠玉一起回到長明院,珠公主一看兩人回來了,就趕緊招呼仆人上飯。
秦宮一向不尚奢華,飯食也是長筷大碗,說不上精致。一盆燉羊肉,一盆烏雞湯,一盆清炒時蔬,一盆小米飯,主食是鍋盔大餅。
“這烏雞湯可是我們公主親自熬的呢。公主說久臥傷氣,公子平又是連續三天未醒,就特意熬了這湯給公子補補身子”翠玉在一旁說道。
贏平感激的看著韓珠,韓珠卻嬌羞的不和他的眼睛對視。因為韓珠發現,她的公子平自從醒過來之後,眼睛就像會放電一樣,飽含深情,卻又無法抗拒,雖然他們是夫妻,卻也禁不住心裏砰砰的亂跳。
“那就謝謝珠公主了。”贏平喝下一口湯,嘿嘿一笑,似乎很滿意。
贏平也是三天沒怎麼進食了,看到這些飯食也是胃口大開,隻管埋頭去大快朵頤。待他吃的差不多時,抬眼去看珠公主,卻發現她若有所思的樣子,飯菜也隻是略微動了動,沒吃幾口,隻盯著小米飯出神。
“珠兒,在想什麼呢。”贏平放下筷子問道。
“沒什麼,我看到這小米飯,就想到《詩》裏邊有一篇《黍離》,勾起了我的思鄉之情。夫君,你可知《黍離》之詩?”珠公主悠悠的說到。
“既然珠兒喜歡,我就背給你聽。“贏平從小在宮裏接受嚴格的教育,背誦這樣的名篇不在話下。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
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贏平渾厚的男中音在長明院裏回響,珠公主聽的眼中含淚,如癡如醉。
“夫君,妾身承父母之命,從韓國不遠千裏而來。為的就是兩國修好,永葆和平。現在聽夫君《黍離》之誦,聊慰思鄉之情。望夫君多多奉勸大王,萬事以和平為念。韓國國小力弱,絕不敢忤逆我大秦。妾身一介女流,本不該過問國事,但父母之邦所係,不得不憂心耳。請夫君切勿介懷。“說到後來,珠公主已是涕淚俱下。
贏平完全能理解她的心情,但這種軍國大事,他也做不了主啊。再說在這大爭之世,弱肉強食,一切憑實力說話,個人感情,姻親結盟不過是一時的利益關係,國與國之間隻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這些道理,一直是古今通用的。
贏平不好勸解,也不好多說什麼,隻好把珠公主的肩頭攬過來,輕輕的抱在懷裏。
他在大婚之日就喝的大醉,連睡三天,現在還未盡夫妻之道。抱著珠公主,隻覺得軟玉溫香,禁不住心動神搖。
“夫君“,珠公主喃喃的叫著,星眸半醉,楚楚可憐。
此時良辰美景,佳人陪伴,自是洞房花燭,天心月圓。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