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從此,不複再有陽光(1 / 3)

街道上煙塵全都融入了晨霧中,商業區的霓虹線條拚湊在一起,堅硬的天際線隱沒在晨光裏,高樓大廈的斜上方,隱隱約約的紅光托出一輪旭日,沒有耀眼的光亮,隻是安靜上升。

寶龍廣場越來越多的人群集聚,漸漸的有黃金商業中心的跡象,車流和人流交彙,在那紅綠燈斑馬線裏井然有序,紅燈時分車輛挺穩在斑馬線前麵,人群簇擁著過斑馬線像大片大片黑色的雲朵。

抬眼望,遠處是縱橫交錯的高架橋,車輛頻繁的流動。

這個時間正是這座城市最繁忙的時候,城市裏居住的人們井然有序,上班的上班,讀書的讀書,奔往各地的開始啟程。餘秋雨說過,一座普通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地上有多少熱鬧的鏡頭,一座高貴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天上有幾抹孤獨的雲霞。

當然蘇燦現在是看不到雲彩,他正瞅著地圖,準備去趙順他們學校呢。

很可惜的是蘇燦研究了半天也沒有搞懂這路線到底該如何走,地圖上有太多地名看不懂,那些文字特別拗口,最後沒有辦法還是隻能催趙順過來了。

趙順那邊很爽快,聽到蘇燦來了,精神振奮,當即連早課也不上了,直接翹課來寶龍廣場接他。

早晨的空氣很冷,海爾拉這邊確實能夠凍得死人,南方人不適合在這邊生活。

蘇燦站在公交車站下不斷搓了搓手,來回的走動暖和身子,吐出一口熱氣凝聚不散,這可不是什麼玄幻修真小說裏的內家真氣,而是空氣中的溫度過於低了把熱氣都給凍結了,光是內蒙這邊都這麼冷,要是黑龍江或者俄羅斯那該是怎麼樣一副寒天凍地的景象啊?當然這個問題沒人去回答他,而蘇燦也不可能真傻到跑到俄羅斯去體驗一般身臨其境的感受。

趙順在蘇燦通電話以後半個小時內就趕到了,這說明這裏距離他的校園還是距離不遠的。

一輛橘黃色的夏利車停在街道邊,車子裏的人招手,蘇燦嗬了一口氣,趕緊小跑過去,坐進車內,關上車窗。

趙順如今有了很大的改變,首先從第一眼看過來,皮膚白了很多,沒有以前那麼黑了,估計和這裏的天氣有關,畢竟海爾拉天氣經常是陰天,像大太陽這種好天氣很難一見。

然後就是穿著打扮,他也從高中時代混混小子變成了沉穩的男生,很有氣質,一副哲學思想者,不過隨著他吊兒郎當的嘿嘿兩聲,還是讓蘇燦很快就認清楚他的本質。

呼倫貝爾學院給人印象很大,不是特別的大,反正一踏進校園裏麵就是望不著邊際,然後就是白茫茫的霧氣縈繞著教學樓,那些零星的學生捧著書走在雲霧裏漸漸隱沒,很有人文高雅的味道。

趙順拉著蘇燦逛了一圈,這裏有宏偉的建築,也有異域風格的建築,還有彪形大漢般的內蒙古學生,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漢族學生,在這裏漢族人不是唯一的。

趙順讀的是馬哲專業,以後就是出來當思想老師的。

蘇燦愣了愣,腦海中補了一副這樣的畫麵,斯文的趙順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講著馬克思的哲學思想,勸導別人不要打架,那個在蟬鳴夏天裏拿著板磚嗷嗷衝上去的混混少年也消失在時代的風暴裏了。

光是想想都是人仰馬翻的光景!

大眼睛的女孩李安然從遠處走來,她還是高中時代的模樣,沒有多少變化,怯生生的,但仔細看卻縈繞著文藝女青年的味道。

她很顯然還是認識蘇燦的,臉上有些驚喜。

蘇燦很快就和二人道明來意。

趙順擺了擺手,連忙說我們有什麼故事?大學三年的生活很平淡。

但是蘇燦還是執意要聽,趙順也就肅然起來,花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才把他們兩人的故事講完,這並不如何蕩氣回腸,卻依然有著餘味,天南地北,寒來暑往,每個人都有自己故事,相比劉磊和李芸的坎坷,他們二人就有些小溫馨和小幸運了,無論過了多久,都是最好狀態的兩人。

五一在這一天也到來,全國狂歡,各地的火車票和汽車票也相繼緊張起來了,可以說是一票難求。

好在蘇燦提前在火車站預定了去煙台的火車票。

在這兩天的時間裏,趙順和李安然很熱情的招待了蘇燦,非常感動蘇燦能大老遠的來看他們,趙順帶著蘇燦跑遍了內蒙的幾個重要的省份,主要是遊玩山河,甚至還去了大草原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