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趵突泉邊的少女(2)(2 / 3)

做上了京城高官的李格非,原是北宋後期蘇東坡門下“後網學士”之一。而東坡的名望在全國無人能比。李清照十七歲時,東坡去世已一年,他遺留下來的文稿、書畫、器物,大官巨賈不惜重金收購。天下讀書人,則無不學東坡。民間俗話說: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銥。

李清照從小錦衣玉食,家裏的氣氛又特別寬鬆。父親像蘇東坡那樣為宮[直,日常主活中亦追隨師尊,排斥束縛人性的二程理學。

李清照是在唐宋大文人的光照下長大的。山東是李白的第二故鄉,而杜甫遊大明湖曆下亭,曾留卞名句廣海右此亭古,濟南名上多曆史上的齊國,也鬯經富得流油;贓鄰的魯國則是孔孟之鄉……

李清照的成長既有大環境又有小環境。

李府稱不上濟南城裏的一流豪宅。李格非雖然為宮多年俸祿豐厚,卻不斂財。家裏園子七八畝,正房十幾間,臨街有座觀泉小樓,女孩子們也登樓觀望街上的行人。李清照宥姐妹數人,一個弟弟叫李選。她沒有哥哥。

李清照的母親王氏,是前朝宰相王掛的女兒。

家中女眷多。連同管家、丫頭、仆從,有三十多口人,仆人總比主人多。而濟南的親戚常來李家,走動或居住。李格非從京誠回濟南時,每日更顯賓客盈門,宴飲不絕,歌舞不休。歌伎們是李家請來的曆城官伎,表演雅樂,演完了就走人。李清照也是在音樂聲中成長的。

李清照的少女時代無拘無束,無憂無慮。美的元素,自由的元素,以不易察覺的方式環繞她。

她的性格有點野。長蜚戲稱她野姑娘。

平時家裏人多熱鬧,園子也不小,她撲蝶捉鳥蕩秋千,滿園子瘋跑,撒卜銀鈴般的歡笑。她自幼不纏腳,光腳板近六寸,幾乎比“三寸金蓮”大了一倍。有個小腳表妹疑惑她的天足,擔心她將來嫁人困難,她說:天足才有韻味兒,小腳麻煩太多。

一群姐妹當中,李清照的繡花鞋是最大的。

她走路的姿勢很具風韻,速度比小腳女人快得多,像夏季的一陣風。

她身高近七尺,約一米七的個頭,長腿,細腰,削肩膀,脖子的線條十分優美。杏眼,杏唇,玉齒,鼻戶直溜。她愛穿月白色的長裙,喜歡瑪牆佩飾,發發上隨季節而變換著鮮花。她能吃玫瑰花,嚼荷花桂花,吸吮雞冠花……她也做女紅,掖長繡荷包。十六歲那一年她為自己畫過―張像:憑窗閑坐,意態悠遠,腕係粉紅荷包。是兼工筆帶寫意的那種畫風,不料被人臨摹,傳到外麵去了她上街溜達時,公子哥兒個個發愣。

趵突泉、柳絮泉這一帶,總有些年輕後生無事閑逛,若能爵她一眼,便可向人炫耀幾天。

李清照曼妙的身影,鑲嵌在噴射的泉水間,定格在男人的睡夢中。

泉水噴濺。美色四溢……

泉水和少女交相輝映。

父親李格非在京城升大官李清照幾乎成了濟南城的“天價寶貝”。媒婆穿梭,公子翹首,仕女注目。奇怪的是,連李清照的六寸腳也成了輿論追捧的對象,說是具有盛唐女子風韻。李清照的小腳表妹頗鬱悶:她受盡了纏裹腳布的苦,卻沒有受到幾句稱讚。

這位小腳表妹後來嫁給秦檜。

李清照灃不在乎外麵各色人等的追捧,

她隻是玩。園子裏玩夠了,她玩出家門,玩出城門。

理瑤琴,捧書卷,下圍棋,也是她玩耍的內容自凡是她喜歡的東西,均與做功課無關。所有的事情都是她的賞心樂事。她偷嚐父親的窖藏美酒,曾喝得酩酊大醉。她還玩彩戲,研究打馬圖。她擁有一間漂亮而寬敞的書房,卻從不寫應付考試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