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與銀行競爭,大多數的網上股票公司都重新設計了鮮豔奪目、具有圖示功能和動畫畫麵的站點。許多公司還提供與金融市場和信息服務的實時連接。一些銀行還設計了三維虛擬現實支行,使那些尋求網絡服務的顧客感到更加直觀。比如,一個網上“支行業務室”將包括櫃員窗口和貸款業務台,有些甚至提供一個與真正櫃員相連的互聯網電話或可視電話。一台基於具有MMXTM技術的奔騰Ⅱ處理器的電腦可以提供設計優秀的網上銀行需要的所有性能。奔騰Ⅱ處理器還為其他運行於後台的、有利於決策更加科學、迅速的軟件(如基於互聯網的新聞檢索服務和投資分析軟件)的運行提供了額外的性能保障。

檢驗自己的理財觀是否科學

有的人不善於理財,將家庭收支弄得一塌糊塗。怎樣才能有科學的理財觀呢?你可以先從下麵的問題檢驗一下自己。

1.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或很晚才有長期目標,製定目標後,又無法貫徹。

2.對生活費用缺乏正確和實際的估計,經常不知道錢是怎麼花掉的,根本不記賬。

3.從來不去追蹤、研究儲蓄和投資的利弊,隻是把錢存在銀行就算完事。

4.對風險估計不足或沒有估計,不知道所有的投資和儲蓄都是有風險的,進行不符合自己風險承擔能力的投資。

5.對投資過於感性和情緒化,未能考慮所有的實際情況,把財產進行不適當的分散。

6.隨便花掉一筆來得較容易的意外之財。

7.對個人的信用沒有加以合適的運用,從沒有把借貸來的錢用在購買住房和投資上。

8.選擇一些保險,對房屋卻投保不足。

9.所得收入的大部分都被用於支付大量債務了。

10.與人共同持有財產,其間產權不清;有關錢財上的事家人缺乏溝通;覺得將來可以依靠別人。

11.忽略金錢的時間價值,對通貨膨脹估計不足。

12.在理財規劃上守著一些固定模式,很少研究新專題,吸收新知識。

對上麵的錯誤,如果多數的情況都存在,說明理財觀有些問題,應趕緊修正。

怎樣麵對商品的賤與貴

俗話說“貪賤買老牛”。老牛比壯年的牛和小牛要便宜,但養著是一個不能耕地不能拉車的廢物,殺了是一堆煮不爛的肉。買了老牛,花了冤枉錢,花得再少也是資金的浪費。在日常生活中,“買老牛”的事是經常發生的。就拿買自行車來說,一些人貪賤到舊貨市場買自行車,隻花80元錢,有五成新,可是騎了不到半年,前、後胎,裏、外胎,飛輪、輪盤、車閘都換過了,“假冒偽劣”產品之所以能有市場,一是它能把外型仿得以假亂真,二是它比真品便宜。當人們進行所謂“同樣產品”的比較時,實際是拿假貨在和真品比較,結果假貨的價位就占了上風。有的人買電腦軟盤,1.5元一張,可是卻常損壞,不如5元的耐用。我們不該片麵強調買貴的,但應當提倡買好的、買真的,千萬不要貪圖便宜買假貨。

又如俗話說“貪賤吃窮人”。它是指人們因為東西便宜,就買得多,消耗起來也不在意,反而造成消費,結果是由於貪圖便宜而把人吃窮了。這話雖有些誇張,但也不無道理。

兩位姑娘在四川讀大專,說起生活費,她倆都覺得剛上學時花費太多,原因是那裏的水果很便宜,價格隻有北京的1/3。正因為便宜,便毫不在乎地大吃起來,結果一學期的生活費不到半學期就花光了,這時才發現她們的消耗比北京的大學生還多。為了控製開銷,不得不把一個學期自己帶一次錢改成一個月家裏寄一次錢,這才從第二學期把生活費壓了下來。

有的超市,把商品捆成大包,單價雖說是低了,但必須多買,而東西一多也就不珍惜了,用起來大手大腳,送人也大方,洗發水、雪碧、啤酒、方便麵更是容易這樣貪便宜而多買。結果按時間一折算,一個月的花費反而比購買不優惠的更多。便宜雖然是便宜,但是因為消耗量大,反而要多花錢。

因此,貴與賤不能從表麵的價格作比較,而應當從更深一層的消耗作比較,因為有的東西“明賤暗貴”,單價降低了,消費總金額卻提高了,輔助費用增加了。有的商品用不完,過了保質期,則更是金錢方麵的浪費了。

下崗了怎麼理財(一)

有位在企業工作的朋友,前幾年就下崗了。最近見他,方知他有一套自己琢磨出來的理財方法,頗有參考意義。

1.保持良好的心情

使自己擁有一個健壯的體魄,盡可能減少醫藥費的支出。俗話說“疾病猛如虎”。如果家庭成員生了病不僅身體受損,還會給拮據的經濟增加負擔,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說,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勤於鍛煉,擁有健康的體魄,這比什麼都好。

2.家庭消費有計劃

下崗職工家庭可遵循“量入為出,計劃消費,收支平衡,略有節餘”的原則。在作計劃時,還可以把一些不必要的開支除掉。這樣消費目標明確了,持家人就可以心中有數,做到統籌安排,避免出現閑置消費和超前消費。

3.培養全家人節儉的良好生活習慣

下崗職工家庭,尤其要崇尚節儉的美德。遠離高消費,及時改掉一些不良生活習慣。譬如說,大人要戒掉吸煙、喝酒的習慣,這樣每天可節省三四元錢,一年下來也有一千元;女主人如果能不用高檔化妝品,就盡量不用,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至於孩子,應少買零食和高檔文具。

下崗了怎麼理財(二)

1.切忌貪小便宜

不要因為下崗了,收入減少,就“慌不擇路”而亂買便宜貨。有時算算,其實反而是吃虧。譬如說,看見市場上有水果蔬菜賤賣,就成筐成袋地往回買,到頭來一時吃不完爛掉了,算起來比零售還要貴。看到衣服大甩賣,一下子買回好幾件,扔到箱子裏還沒穿就換季了。

2.購物要貨比三家

下崗後,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買東西不妨多花點時間,走走看看,有比較才有鑒別,貨比三家後再決定買。同時,買日常生活用品,如洗衣粉、香皂、洗發液等,還是到超市或批發店裏買,價格往往相差不少。

3.投資

如果在除去正常的消費外,手裏還有些積蓄,便可以拿出來做些投資,以保其增值。一般來說,下崗職工家庭困難,用錢處多,即使投資也要選擇低風險的投資渠道,如做點小買賣,賺點小錢可以貼補家用。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方法也值得借鑒,如學會互幫互助,處理好與左鄰右舍的關係,這樣照看、幫助做一些活都可以為自己省一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