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清理家居雜物

日子過長了,家裏總會有許多舊物,如服裝、家具、報刊等。當年所買的每一件物品,都有一定用途,都有一分“貧賤之交”的感情。難以割舍的並不是這件已經不名一文的物品本身,而是融入物品之中那一縷縷感情。為了保護這些“財富”,每年夏天6月“入黴”之前,都要翻箱倒櫃地晾曬,不僅要連受幾天累,而且還要投入資金購買防蟲劑、滅蟲劑。這些“財富”反倒成了“包袱”,有時想想真是得不償失。所以,不能使用的物品應趁早清理掉。

這些物品大體可以分成三類:一類賣廢品,盡管已不值幾文,也總算還有點價值;一類送給鄉下的親友,由他們使用,繼續發揮它的使用價值;一類捐贈給災區,讓它的使用價值變得更大。

清理後有三個好處:

一是箱、櫃、櫥寬鬆了,騰出了放書的地方,使屋子更利落了;二是免去了每年一度晾曬的勞苦;三是省去了發黴、招蟲的擔心,省去了防蟲治蟲的麻煩和投入。因此,清理也是一種節約,可以減少時間、精力、資金上的浪廢。

炒股致勝14招

1.市場心理傾向於買的時候要賣,市場心理傾向於賣的時候要買。

2.好消息出盡是賣的時候,壞消息出盡是買的時候。

3.對買感到安心時該賣,對賣感到安心時要買,精明的投資人常能透視到常理的反現。

4.突破上限時要賣,突破下限時要買。

5.放長線釣大魚,好酒放得愈久愈香。

6.分次買,不賠錢;一次買,多賠錢。

7.投資股票的三個程序:買進、賣出、休息。

8.從原始點跌下來才買進股票的人,賠的機會多,賺的機會少,所以最好休息。

9.在長期趨勢中,最能獲利的是變動過程的中段,而非這個變動的初期或盡頭。

10.在空頭市場最好避免做多,如果一定要做,須選擇業績好的成長股。

11.長時期的盤整以後,行情突然跌空而下,就應該賣出手中所有的股票。

12.股價連續漲三個停板以上,出現一天反轉,應立即賣出。連續三個跌停板後,出現一天反轉,就立即買進。

13.原始股大漲後的第一次大幅度回跌,可以大膽買進。同理,原始股大跌後的第一次大反彈是賣出的最後機會。

14.上升趨勢的回檔要買,下跌趨勢的回升要賣。

買房與花錢

一次性付款不如分期付款:倘若已決定購買住房,購房款一次付清自然是好,但分期付款更為合算。因為許多地方住房公積金抵押貸款利率不僅低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而且低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個貸款者可以名正言順利用的利差,因而利用公積金抵押貸款分期付款要比一次性付清更為合算。如果是以銀行按揭貸款購買,由於貸款的利率、還貸年限、每年還款額是事先定好的,倘若貸款者購房後,通貸膨脹率上升,貨幣逐步貶值,雖然貸款者按照約定仍需償付的本金和利息數額沒有變化,但事實上本息的“含金量”已大大降低,給貸款者創造了額外利潤。

等新不如買舊:不少居民因現住公房年代較長,麵積較小,結構不大合理,以及其它種種原因,因而想購買新建公房。然而,房改《決定》確定,今後幾年,要逐步取消單位購房建房和分配住房的體製。所以,等著買新房不如現在就買下舊公房,即使其有種種不如人意的地方,但隨著房地產二級市場的發展,房屋置換,差價換房將日益興起,以舊換新、以小換大、一生換房兩三次將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由於現在購買公房價格較低,過幾年賣掉後所得款項就是購原住房款項的幾倍甚至近十倍,到時把所得款項加上家庭存款或貸款,就可以換取滿意的新房。

不動產如何避免遺產稅

房屋作為不動產進入市場後,如何避免以後可能發生的遺產稅已成為許多人所關心的話題。另外,也有的人不願讓子女繼承房屋,又不知如何處置這筆不動產。

遺產稅是作為上一代的積累返還社會的一種經濟現象。一些發達國家征收遺產稅,主要是對接受遺產的獲利者的控製,從而解決生產機製問題。遺產稅稅率各國不同,也並非大小遺產都要征稅。它是依照社會整體的平均水平來定的,低於平均水平的,不征收;高於平均水平,數量越大,征稅越高。我國目前還沒開征這個稅收的辦法,隻繳納1%的贈予稅。有些老年人在房屋產權登記時將成年子女列為產權人,連贈予稅也避免了。

如果不願將房屋產權留給子女,又該如何辦?據悉,國外有一種逆向按揭,也稱倒按揭,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按揭就是抵押貸款,買房人將新買的房屋產權證抵押給銀行,取得一定數額的貸款與房地產開發公司“銀貨兩旋”獲得居住權,再分成若幹年連本帶息還給銀行後拿回產權證。倒按揭正好相反,即將已有的固定資產抵押給銀行或金融機構,提前支取年金,以補充晚年的收入。

一般是這樣處理的:產權人退休時,將自有的房屋請有關部門估價,並將產權證抵押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產權人可繼續住在原房屋。與此同時,產權人應請醫院或保健機構作全麵體檢,估計一下壽齡,銀行根據所估房價和壽齡,按照提取年金的計算辦法,每月向老人提取月金,壽齡超過預計年限,銀行或金融機構照發月金。

如果老人提前去世,這筆產權提前歸銀行或金融機構所有。

這樣,老年人不必擔心晚年收入減少而對生活造成影響。例如,一位成年人在40歲時買房,貸款20年,它的房屋產權證押在銀行20年;60歲後他想做倒按揭,預計壽齡為80歲,那麼產權證又將抵押在銀行20年。雖然產權證同樣押在銀行,但性質不同。前20年是每月還款,後20年是每月取款。

如何讓貨幣資金流動

當今,儲蓄仍是大多數家庭投資的選擇,這種固定的投資渠道,反映了大多數家庭理財思路的狹窄和單一。如何使家庭的貨幣資金創造更多的收益呢?從目前的情況和環境來看,適度負債操作,讓家庭貨幣資金流動起來,拓寬獲利空間是明智的抉擇。

存單申請銀行貸款,滾動操作認購新股

目前,在證券一級市場上認購新股或基金,是一種最穩當的投資方式。如某家庭有10萬元銀行定期存款,可實行存單——貸款——認購新股——歸還貸款——存單的循環流轉方式。具體操作辦法:將10萬元存單申請質押貸款8萬元(存單質押一般按80%貸款)認購新股或基金,這一過程資金占用最長時間為5天,即第5天便可歸還貸款(貸款實際占用4天)8萬元資金一年如果操作30次,按新股平均每股發行價5元計算,共可認購新股480手(每手1000股),按去年新股中簽率4%強計算,理論上有可能中簽2隻新股,假設新股獲利按50%計算,可獲收入5000元,扣除1700多元貸款利息,尚可獲利3200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