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餓。
媽舉著一大包吃的喝的,說我賣回來等了你好一會兒了。康小強見床上放滿了大包小包。原來他的母親一大早出去,不僅給兒子買回了好吃的,還給他買回了衣服,襪子,鞋子。昨晚她在兒子擦洗腳剪指甲時,發現那光裸的腳板都裂口了。換上新衣服的康小強,坐在那堆食物中間,這包東西看看,那包東西看看,他的媽時而把什麼好吃的塞進他嘴裏。康小強吃著吃著,突然想起了什麼,把吃了一半的東西又包起來。
好吃就吃——吃完媽再給你買!母親見了說。
等回家時,給爺爺帶點兒回去——
孝心的孩子,並沒有忘記千裏之外的爺爺。
此後幾天,康小強享受著前所末有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甜蜜生活,被母親領著到兒童公園、到動物園,開碰碰船,坐電車,看各種動物,盡情地享受著做夢也沒有想到過的城裏的孩子才能享受的樂趣,發出的是前所末有的開心的笑聲。
雖然是租住的房子,但衛生設施一應俱全;幹淨的樓板,貼著牆紙的牆壁,明淨的衛生間,舒適的手紙,這一切都讓他興奮、開心。
可是當他有一天隨著他的母親從一個巷子穿過,突然看見一幢親切的樓房,他玩樂的心一下收緊了。
那是一所學校,那寬闊的操場,校園,掛著牌子的校門,都讓他想起山彎裏的那個兩幢樓的小學。他知道,暑假快要結束了。那一天晚上,他跟媽媽說,他該回家上學了,要媽也跟他回家去。
兒子的到來,母親的生活也完全改變了。她本想忘記那個讓她傷心的地方,忘掉過去的生活,等自己打不動工了,就在這城裏,或者郊區去賣一幢舊房,度自己的晚年。可是兒子的到來一下打碎了她的全部設想。兒子聰明懂事,又體貼勤快,每天見她下了班,首先都是一盆熱水端遞到她的麵前;洗衣掃地的家務活兒,還有炒菜作飯,他總是搶著做,竟比大人還能幹。那一天下班回來,看見一桌豐富可口的飯菜,簡直不敢相信這出自十多歲的兒子之手,她是一邊流淚一邊償著兒了夾到她嘴邊的菜,她想起了兒子小小年紀就經曆的多少磨難,這磨難讓她感到了一位母親的愧心;不管她上晚班上到什麼時候,兒子都會等她,有時加班回來晚了,兒子就靠著沙發睡著了。她抱著睡熟了的兒子,就像抱著一生的幸福;他感到了無法割舍的親情,隻有和兒子在一起,她的曾經傷感殘缺的人生才變得圓滿快樂。現在,兒子提出要回家,要上學,她雖然感到很多的疑慮,對城市生活和節奏的適應,對雖然工資不高但一個月就是在家一年收入的工作的不舍,可一看見兒子那雙期待的眼神,母親就笑著說:好,我也回家!我兒子到哪兒,我到哪兒!
她十分感謝那個當列車長的姐妹,是人家在關鍵時刻幫助了自己的孩子,可毫無經驗的兒子,竟然是那一趟列車,人家叫什麼姓什麼,他都忘記了問,她隻能對每一位列車員,每一位同胞姐妹都微笑致意,把每位穿著列車製服的人都當作兒子的恩人;她也給多年沒見麵的公公帶回了吃的穿的用的,雖然曾經在撫養孩子的問題上發生過矛盾,但是老人家畢竟把孩子撫養了這麼多年。這個名叫康小強的十多歲的孩子,讓一個解體了的冰冷家庭又重新團圓。
連康小強自己都會以為,媽媽回來了,爺爺也有人照顧了,自己應該感到非常幸福了,也應該要好好學習了,可是他上課經常走神兒,睡覺也經常做夢,那些撞進他的腦海的,進入他的睡夢的,全是媽媽打工的那個城市的一切,公園,動物園,寬廣的馬路,熱鬧的商場,夜來城市美麗的燈光,還有媽媽租住的潔淨溫馨的小屋——那衛生間多麼方便,多麼衛生,不像老家這四麵透風的廁所,又臭又肮髒不堪,還到處爬著蛆;還有這破舊不堪的土房,媽媽回來雖然請人進行了粉刷,可改變不了殘破的本質,那些無法維修的樓板、牆壁,夜來老鼠一跑,灰塵就掉到了眼裏、臉上,雖然媽媽換掉了床上所有的稻草,鋪上了新買的棉套,床單也全部換成了新的,可怎麼換,康小強也感到沒有在城裏媽媽的出租房裏舒適;還有城市那寬大的馬路,方便的交通,不像這山裏,買個東西要下山走個把小時,到了小賣店,商品又都是塵垢蒙麵,殘缺不全。對山區落後的生活早已熟視無睹的康小強,回到家後突然感到了這不方便那不如意,想念起城市的生活來。有一個星期天他從學校回來,見到自己曾經漂亮得像一個城裏女人的母親,又變得和山裏的女人一樣,打扮穿著不再講究,山間田裏的勞動又讓她一身肮髒的時候,竟然對他的母親說:媽媽,你還是回到城裏去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