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九玉現於箴言之間(1 / 2)

現在是寒冬,雪花慢悠悠地鋪滿大地。昆吾山也是雪色皚皚。

昆吾山,望舒峰。

此刻,望舒峰峰頂的那座小木屋裏麵坐著兩個花甲老人。右首邊這位頭發黑白相間的老人是昆吾派的執事長老野無形,而另一位發絲雪白的老人是昆吾派的望舒長老葉三生。

旁邊的炭爐上的酒壺絲絲的冒著白汽,風從木屋的縫隙間露了進來,白汽被風擾動著打了一個圈後消失不見了。

野無形往炭爐裏加了木炭,微微歎了一口氣,突然開口說道。

盤腿而坐的葉三生把視線從打著圈兒的白霧移到野無形身上:“什麼事?”

“道一,你昨晚從卦象上看到的箴言應當做何解?我思索了整整一個晚上卻還是毫無頭緒。”

道一是葉三生的表字,而野無形的表字則是文質。

“我亦是毫無頭緒,昨日掌門師兄亦曾問過。可惜,僅僅從卦象上看,除開那個八個字的箴言我也得不到其他的訊息。”

“龍歸入海,九玉合一。”默默念著箴言,野無形眉頭緊鎖,“不知為何,這八字箴言讓我有些許不安的感覺。”

葉三生拿起酒壺,清冽的酒從壺嘴流進杯中。微微抿了一口酒,頓了頓,葉三生才說道:“我的感覺與你相似。以往雖然偶爾也會出現無法解釋的卦象,但是多多少少也可從中推測出一二。但這次……我昨晚翻遍典籍,卻沒有任何發現。特別是‘九玉’在昆吾山收藏的所有典籍中都找不到這個詞……仿若是從箴言中憑空出現的一般。”

野無形搖搖頭,緩緩起身把木屋的窗戶打開,一隻紙鶴從窗外飛了進來,在木屋中央盤旋著。

“是掌門師兄的傳書嗎?”葉三生問道。

點點頭,野無形雙手結印:“解!”

紙鶴緩緩展開,化作信紙緩緩落在野無形手上。驚咦一聲,野無形眉頭緊鎖。

“文質,怎麼了?”

“是關於十日後的龍神十祖祭的事情,掌門師兄傳書來告知,十日後焚香穀的那位老祖宗將親臨龍逝穀觀摩祭禮。不僅如此,掌門師兄還隨信附上了焚香穀的箴言。”

“與‘九玉’箴言有關?”

托著信紙,野無形緩緩念出焚香穀的箴言。

“龍歸入海,九玉合一。混沌重始,天地輪回。”

雲海七巔的上空劃過兩個身影,是兩位禦劍的少年。右邊年長些的少年名喚李旭青未及弱冠,不過年方十八,是昆吾山掌門宮向誠的七弟子。而另一位看起來古靈機怪的少年卻是宮向誠的獨子,名喚宮道銘,在宮向誠的諸位弟子中他排行老末,備受師兄弟們的寵愛,因而養成了淘氣頑劣的習性。這次過來雲海七巔正是他的主意,而李旭青卻是擔憂小師弟的安危不得不跟了過來。此刻,李旭青心中滿是無奈。

“不過這雲海七巔倒是一個福源之地,昆吾山現在已經是嚴冬,這裏卻仍然四季如春也是一個好景處。”

“師兄師兄,快別愣著了,快幫我找找呀。”旁邊傳來宮道銘焦急稚嫩的聲音。

李旭青無奈一笑,說道:“小師弟在這雲海七巔到底要找什麼?已經在這兒轉悠一個上午了,我連小師弟想要什麼都不知道。”

想了想,李旭青又繼續勸道:“若是小師弟真有什麼想要的東西找師娘給買便是了。實在不行,我們幾個師兄弟湊湊也幫你倒騰下來也成啊。”

“寶物這種東西若是也可以用黃白之物買下來,那還叫寶物麼!”宮道銘振振有詞。

“這雲海七巔我們已經尋了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六島,隻剩這搖光一島還未去尋過。若是還沒有小師弟想要的所謂的寶物,小師弟隻得乖乖和我回去。”

“昨夜我瞧見了那麼大的光亮降落在這個雲海七巔的方向,必然是寶物降世,若是認真尋,怎的會找不見!”

李旭青摸摸鼻子苦笑道:“你所說的那道巨大光亮,昨夜可隻你一人瞧了見。若是真有你說的那麼亮,那昆吾山上上下下幾百號人都應當瞧了去。可為何隻你一人瞧見。再說就算是有你說的巨大光亮降世,你也隻是知道它落在了雲海七巔這個方向而已,為何你就篤定在雲海七巔呢?”

“為何為何為何!師兄現在和爹爹似的,隻曉得說為何了。”

李旭青不禁莞爾,自己師尊年輕時候極愛與人相辨論法,雖然不過是修道者相互交流修道心得,但是年輕時候的宮向誠極為好勝。總喜歡用一連串的“為何”將對方逼問得啞口無言。於是在修真界也留下了“為何道人”的雅號。自己身為弟子沒有把師尊的一身本事學了去,倒是將他的口頭禪給繼承了來。

“那是因為小師弟的疑點著實多了些。”

“師兄又懂些什麼?師兄可知寶物擇人隻說。天降物寶,非人擇物而是寶物擇人。昨夜昆吾山上下就我一人瞧見那道光亮正應了這寶物擇人之說。之所以選擇這七海之巔卻是因為我的直覺。”宮道銘卻是振振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