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邊盡是來這裏“幫忙”的村裏人,廟子莊這地兒風俗如此,誰家不論是遇到喪失喜事,全村的人隻要是能來的必定會來這裏湊一個“人情份子”。以後其他人若是遇到了類似的事情,被幫的人也會放下手頭的事情去幫其他人。這樣幫來幫去,不僅僅解決了自家的事情,還促進了鄰裏關係。
辛雨緩緩地走了過去,站在路上的人自覺地給她讓出來一條道,鄉下男人滿身的汗味兒和一聲髒兮兮的衣服看的她渾身不自在。她隨手剝下頭發上的皮筋,讓一頭長發飄逸地披散在身後。
湖邊一顆老槐樹下圍著一大幫人,絕大部分都是中年婦女,外圍的人或蹲著或掐腰站著,裏圈的人大多數人一聲不響地坐在那裏,少說有二三十人。人群中不時爆發出一陣陣哭聲,彤彤的屍體就放在人群中間,被破舊的席子包裹著。氣氛一下子低沉下來,湖水悠悠,夜色深沉。
辛雨一聲不響地站在人群中,聽見郭程英柔和聲音道:“大家都別哭了,快勸勸彤彤她媽,這天這麼熱,別孩子的公事還沒有辦好倒把大人給累趴下了。”
立刻有三五個女人擁了上去,纏住最內圈一個頭發蓬亂的中年婦女勸道:“彤彤他媽,快起來吧,你這算是怎麼回事……”人群中一陣攢動,一股熱浪襲來,帶著濃重的汗水味。
辛雨不由得向後退了幾步,看最裏麵的那女人哭的撲倒在地上,雙手不住地拍打著地麵,一頭長發早就被汗水濕透了,凝成一縷縷地垂了下來,落在泥土中。她心中一陣發慌,天底下最最不摻假的莫過於父母親對自己孩子的感情,這種場景,誰見了能不心疼呢?
“我的孩子啊……你怎麼就撇下我走了呀!!!你可讓我怎麼活呀!!!”
辛雨正兀自出神,突然聽見身後一陣撕心裂肺的哭喊,她連忙閃身讓開,回頭看見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女人邊喊著邊朝中間那孩子的屍體衝去。周圍的人慌忙搶上來扶她,辛雨被周圍的人簇擁著,向中間走去。
那老女人和彤彤的母親相擁在一起,兩人擦一把臉上的淚相對無言。她嗚咽道:“我的好孫子!我的好孫子!”她伸出滿是皺紋的手顫巍巍地掀開蓋在彤彤身上的席子。
辛雨忍不住向那邊看去,隻見一片破舊的席子上躺著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穿著一條淺褐色的短褲,上身的背心皺在了一起,露出了肚皮。月光之下,他的眼睛緊緊地閉著,麵色慘白地如同一張白紙,仿佛整個人都被抽幹了一樣。辛雨心中一驚,她從未見過臉色這樣白的人,不禁覺得毛骨悚然,一股寒意從頭到腳。心中連連安慰自己道:“這是死人,當然不能與活人相提並論了,別瞎想,別瞎想!”
“我的孫子!我的孫子!”彤彤的奶奶囔囔地說著,仿佛不相信孩子已經死去了一樣,忽然拉起孩子的手把那小孩抱了起來。周圍的人慌忙伸出手去托那孩子的身體,卻看見那小孩的身子軟癱著向後折了過來。以一種很奇怪的姿勢,那孩子的腰向後折了過去,頭耷拉著垂向一邊。他的腦袋像一個滾動的球搖向一邊,仿佛脖子是一條連接的紐帶。
“我的孫子,我的孫子!”彤彤的奶奶慌張地去扶這孩子的後腰,原本卡在懷裏的大腿突然“哢嚓”一聲彎折下去,清脆的響聲嚇得所有人一個冷顫。彤彤的母親跪在地上,伸出雙臂接住了死去的兒子,仿佛是對待一件珍寶一樣把他的身子放在了地上的席子上。
人群中突然沉默起來,誰也沒有伸手去幫忙,夜風吹拂過靜靜的湖麵,蕩起一層層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