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出賣
“大哥,你是不是跟李保平說我有抑鬱症了?”我打電話問。
“就是。”
“你怎能這樣呢?”
“我給你發了封郵件,你打開看看吧,我知道你會問我的。”
“媚:最近我讀了好幾本關於抑鬱症方麵的書,都是這方麵的專家寫的,可惜他們各有各的思路,各有各的治療方法。我看出來了,其實他們對這種病並沒有有效的手段,雖然書中舉了一些病人好轉的情況,我覺得或多或少帶著自誇的成分。他們咋就不說沒治好的或者是由於自己的治療延誤,已經走入絕境的人呢?
經過好轉病人病例的比對,我發現所有書中一個共同之處——需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關心關懷有這種病的人,病人才能康複,而且必須是這樣。
得這種病,其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而是人們認識有偏差。許多人患了抑鬱症包括家人在內,朋友和周圍人就更不用說了,出現誤解、歧視、諷刺、詆毀等等現象,病人除了忍受病症的折磨之外,還得承受被人們非議與鄙夷的沉重負擔。
現在雖然有抑鬱情緒的人很多,但是他們更多的周圍人真正了解這種病苦楚的人鳳毛麟角,病人病情時好時壞,有的人以為是在裝瘋賣傻,有的人還認為這隻不過是瘋癲病的一種。不但沒有同情心,而且還有意無意的中傷病人,你知道自己的痛苦,你說不應該讓你的朋友來幫助你嗎?
保平這孩子,我也接觸了一個多月了,他絕對是個好人,人老實也能幹,耐吃苦,懂感恩,與人為善,這大概也隻有他們那種與世隔絕的村子裏才能培養出這樣優秀的孩子吧。我希望你相信他,他所說的話,其實都是怎麼想就怎麼說。所以,你不要介意。
你們也接觸了一段時間了,我希望你們能成為朋友,因為他是個可信的人,還因為他可能比我更容易幫助你走出困境。第一你們有共同語言,屬於同時代的人;第二他是個富有朝氣的人而你缺乏的就是這一點,我相信你能從他言行中感受到精神鼓舞的。
當我告訴他,你有抑鬱症的時候,他很驚訝,但同時他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為什麼你麵對人的時候總是笑容可掬的樣子,可在你背對人的時候總帶著木然的表情。
他還說,你笑起來是那麼迷人,可是偷偷地觀察你木然的表情時就好像另外一個人一樣。差距太大了,讓他一直疑惑不解。我告訴他後,他才一下子明白了過來。我也跟他說了這種病的可怕之處還有痛苦的程度,他說也要加入到心理疏導的行列,我們共同和你抗拒病魔,還是年輕有激情。
其實我也不知道怎樣對你進行心理疏導,隻是簡單地對他說,最好給你講些故事,激發你的生活勇氣和信心。他說,這方麵他很拿手,因為他在大學裏讀過許多書。他自認為,他在大學裏讀的各種各樣的書比中小學那些課本還多得多,因為他在大學裏沒有浪費時間。
這種病,得了就得麵對,我們也得麵對,因為你越是遮遮掩掩,越是害怕他人知道,那麼即使是你最親近的人也隻能是麵對一種看不清猜不透的病,讓病情的真麵目變得越來越模糊。
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我們都在支持你,因為大家都喜歡你,喜歡你的笑容,喜歡你美麗。”
看完這封信,我突然很感動,淚從眼角上掉下去的時候,我好像在朦朧中看到了一條希望之路,康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