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西看到胡楊的那一瞬間,臉色變的蒼白,趁著胡楊嚇住了尼瑪,從他旁邊衝了過去。
胡楊一把沒有抓住他,暫時先放過他。
“還拿著棍子,想打老師嗎?”胡楊目視著尼瑪,嚇得他趕緊將身後的棍子扔掉。
“,為什麼追著紮西打?”
任何事,都有一個理由的,即便這個理由很扯淡,也該事出有因。
比如兩夥人不想認識,卻打起了群架,到底為何,隻因為某個人心情不爽,然後看到對麵人笑的很猖狂,就幹起來。
是不是賊扯淡?這也是理由啊。
“紮西偷錢了,偷了莫啦(藏語,奶奶的意思)的錢,我才追著他打的。”尼瑪想起胡楊的教導,也不再害怕了。
因為他知道老師不是一個不講道理的人。
若是兩人為了私事打起來,自己肯定要挨一頓揍的。
但現在明顯不是。
“什麼?紮西他偷了莫啦的錢?確定嗎?”頓時,胡楊怒火衝,聲音都高了很多。
“那是莫啦給紮西留著上學用的,少了五塊錢,紮西也承認了。”尼瑪快速道。
紮西竟然偷錢?
胡楊感到自己都要爆炸了,他將學校裏每個學生都當成自己孩子一樣教育和培養。
紮西敢這麼做,胡楊能不憤怒嗎?
目光落在尼瑪扔掉的棍子上,將手中的碗一扔,抓起棍子。
“給我抓住他,我要狠狠的打,打死他這個混蛋,竟然學會偷錢了”胡楊拎著木棍,往剛剛紮西逃跑的方向追去。
年紀,竟然學會偷錢了。
這讓胡楊如何不憤怒。
偷和貪是一切罪惡的源頭。
俗語有雲:時偷針,大時偷牛!
不防微杜漸,狠狠地打他一頓,讓他長點記性。
將來或許還會埋怨你,當初在他的時候偷東西也不管教他。
這種事還真的存在!
“尼瑪,不要將這件事告訴其他人,聽到嗎?”
雖然胡楊極其憤怒,但也沒有失去理智,對身後的尼瑪吩咐道。
孩子也是需要自尊的,而且還特別敏感和脆弱。
打是一定的,不打不足以讓他記住今的教訓,隻有疼了,才能長記性。
但卻又不想讓太多人知道這事,害怕對紮西有什麼影響。
完,胡楊和尼瑪繼續往前追。
剛剛從地裏會回來的婦女們看到胡楊手持木棍,都大為驚訝。
在她們的印象中,胡老師可是斯文人,平時對誰都露著笑臉的。
從來沒有見過他這個模樣。
都紛紛詢問發生了什麼事,竟然讓他拎著棍子滿村跑。
“看到紮西往那邊跑了嗎?”胡楊沒有回答她們,而是問她們看到紮西往什麼方向跑了。
他必須將他追回來,狠狠的揍一頓。
看到的指著一個方向,那邊是樹林。
表示知道後,帶著尼瑪往樹林那邊過去。
留下身後竊竊私語的八卦婦女們,下的婦女都一樣,特別是農村的,更是如此。
家長裏短,誰家的羊的多生了一隻羊崽等等
若不好奇胡楊因為何事拎著棍子去找紮西,那才奇了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