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井龍男】有一個詞叫"十年如昔"。
經過十年,可以回顧一下世事的變遷,人的變化。在回顧中,會有一種終於有餘暇審度自己逝去的歲月的感覺。
把十年劃為一個區分歲月的單位是人們的習慣。"十年如昔"這個詞既有好容易可以喘口氣了的長度,也包含著瞬間即逝的暗示。
在孩提時代,每年企盼的寒暑假、野遊、運動會總也不到,而一旦到來,快得仿佛一眨眼就過去了。
一年為八千七百六十個小時,乘以今後可能活的歲數,就可以得出人一輩子有多少個小時。
一說到人生五十年或六十年,理所當然地會產生一種沉重感。數一數僅有四十幾萬幾千個小時,緊迫感會油然而生。某高中的學生在畢業相冊上各自寫下感想時,就是這樣計算的,說我的生命可能隻有這些時間了。這些少年的智慧使我深為感動,至今還記得一清二楚。但我不知道將進入青年期的他們是否充分意識到所有的時間。有時可能會覺得隻有這些時間不夠用,有時也會覺得還要活這麼久太無聊。
然而我們這些已經失去大半人生的人猜測少年人的心情是蠢笨的,也許他們真誠地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裏充實地度過一生,對未來充滿信心。
時間是奇妙的。痛苦時,會覺得一個小時比半天還長,而高興時,會覺得一天比一個小時還短。
倘若人不知道這種生活,一個小時是一個小時,一天是一天,那會感到無比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