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已經到了。為了趕上一路上被耽誤的時間,野鵝們日夜兼程飛向北方,飛向拉伯蘭。途中歇息時,尼爾斯乘著夜色去遊覽一座城市,差一點被廣場上的國王銅像砸死。為了幫助尼爾斯尋找失落的小木靴,馬丁成了農婦的俘虜,靠著尼爾斯的機智勇敢,他們才死裏逃生,帶著新夥伴——母家鵝馬太,終於趕到了拉伯蘭。
在拉伯蘭的灰岩山下,出現了一整座野鵝的城市。馬丁和尼爾斯也都在這裏建造了他們各自的房子。馬丁和馬太成了家,不久生下了五個活潑的孩子,尼爾斯給他們起名為尤克西、卡克西、柯裏美、妮裏愛和維西,就中數尤克西最頑皮。其他的野鵝也都生了不少小野鵝。
隨著時間的推移,尼爾斯越來越想家了,也越來越想恢複人形。應尼爾斯的要求,老阿卡派她的幹兒子——大鷲高爾哥,從貓頭鷹那兒打聽到了森林小妖精的秘密:除非別的生物情願變成一個像尼爾斯一樣小的家夥,否則尼爾斯永遠不能變成人。可是誰願意變成這麼小的家夥啊!尼爾斯太絕望了。
夏季過去了,老阿卡發布命令:準備出發飛行。野鵝群比春天時擴大了3倍,22隻小野鵝同他們的爸爸、媽媽一起排成人字隊形,向著南方飛去。南飛的路線也就是他們春天飛到北方去的路線。飛到尼爾斯的家鄉的時候,尼爾斯請求老阿卡讓他去家裏看一下,馬丁也帶著妻子和孩子們讓他們去看看他青年時代住過的鵝棚。當他們看完家準備繼續南飛的時候,調皮的尤克西表示不願意再到處飛了。尼爾斯嚴厲地對他說:“既然你爸爸命令你飛,你就應當飛!”尤克西噝噝地怒叫著:“你自己騎在爸爸的脖子上,連手指也不用動一動。但願我能變得象你這麼小!這樣,我也可以坐在爸爸的背上了……”他的話還沒有說完,馬丁、馬太和小鵝們都尖聲叫了起來。原來尼爾斯已經恢複了人形,而尤克西卻一下子變得那麼小,跟一隻小雞差不多!
天亮了,尼爾斯回家了,爸爸、媽媽非常高興。從此以後,尼爾斯用功學習,成了一個好孩子。
鬼魂奏鳴曲
《鬼魂奏鳴曲》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劇本。
劇中那座時髦的二層樓住宅象征著整個資本主義社會,裏裏外外,全都是:“一塌糊塗”。這裏的一切全都建築在謊言的基礎之上。人們創造了語言,是為了掩蓋事情的真相;一切假證人,隻要他們的證詞對得上,證據就能成立。人與人之間所以彼此朋友相稱,隻是因為“朋友”這兩個字說起來便當一些罷了。
上校偽造出身和軍銜,他請客,被稱作“鬼餐”。因為客人們圍坐在一起喝茶,誰也不說一句話,看起來活像一群鬼。上校夫人是具木乃伊,她的眼睛怕見亮光,因此她總是坐在碗櫥裏。廚娘喝了人們的血,給他們剩下水,再加點佐料熬成湯。劇裏的中心人物亨梅爾是個惡魔式的人物,是個吸血鬼,把人家的精華全部都吸光,隻剩下幾根骨頭。他詭計多端,任何人都休想逃出他的魔掌。亨梅爾壞事幹絕,罪行累累,他體現了資產階級社會裏人吃人的生活法則。“這個世界是瘋人院,是妓院,是停屍場”。這座地獄裏,找不到貞潔的姑娘,找不到體麵和忠誠。唯有大學生和上校的女兒向往純潔和正直,但在這個鬼蜮的世界卻沒有他們安身之處。大學生沒把醜看成美,沒把惡看成善,而是說出了真理,撕下資產階級偽善的麵紗。然而他心愛的姑娘卻因此全身痙攣而死。
整個劇作情節離奇突兀,線索迷離模糊,不僅缺乏邏輯關係,而且人鬼同台,現實與虛幻混雜在一起,但作品表現出深刻的暴露力量。
侏儒
《侏儒》是瑞典詩人、戲劇家和小說家拉格維斯的長篇小說。1944年完成。
《侏儒》是托古而作的小說。以一個虛構的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城邦為背景,描寫了國際政治風雲變幻和兩次不義戰爭給歐洲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還描寫了王宮貴族的荒淫無恥、政治統治的奸詐和屍橫遍野的瘟疫,以及殘酷政治鬥爭中愛情的悲劇和宗教外衣下的虛偽的道德觀。
《侏儒》是表現主義的代表作,以“自我表現”為最高目的,注重探索和剖析內心世界,著力描寫潛意識。這種方式將現實世界的邪惡和隱藏在靈魂深處的邪惡根源徹底地暴露出來,以利於善戰勝惡的鬥爭。《侏儒》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不注重客觀世界和細節的描寫。“我”完全憑直覺觀察人世,評判世界。書中人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的象征意味。作者曾因其“在作品中,為尋找解答人間永恒問題,而顯示出來的那種藝術力量和根深蒂固的獨立性”而於195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侏儒》是拉格維斯的代表作,是享有世界聲譽的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