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的主子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因為不受李家本家的待見,也兼李知府是靠妻子的銀錢打點來的官,所以李知府對李夫人很是有些尊重的意思,饒是這樣,府裏還是有兩個妾,一個是從小伺候李知府的方姨娘,一個是李夫人自己的陪嫁丫鬟姓孟的,兩個妾各自有個女兒,而李夫人自己則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李夫人的兒子是府裏的大公子,名喚李顯,今年一十三歲;李夫人的女兒名叫李慧,排行第三,今年十歲;方姨娘的女兒名叫李茹,十一歲,是李家二女兒;孟姨娘的女兒叫做李環,是李知府最小的女兒。這次買回來的人主要是要給少爺小姐們添的,所以由李夫人分派給四個兒女每人兩個,剩下四個看著差些的做了粗使丫鬟。清漣被分給了大少爺,負責大少爺的飲食,和他一同被分給大少爺的是一個叫寶瓶的,她負責大少爺的衣飾。兩人被登枝領著去了大少爺房裏,路上登枝說了好些告誡的話,諸如什麼“不該有的心思都收一收”什麼“大少爺是夫人老爺的命根子,誰也別在夫人眼皮子底下耍些小手段”,這話實在是說的有些酸,不知道這個登枝是受夫人指派來敲打她們的還是自己本身有些心思,清漣隻是在心裏想想,便和寶瓶一起唯唯諾諾的應了。
夫人為大少爺請了一個先生在家裏授課,授課的地點在外院書房,所以清漣她們去時並沒有見到大少爺。說來可憐,李夫人因為怕兒子太小被下人教唆壞了,也怕他身邊人多給別人鑽了空子,一直是自己悉心照料,因而大少爺身邊隻有書童一人,書童與大少爺一般年紀,現在年歲日漸大了也不好再讓他在內院走動,所以李夫人打算讓丫鬟接替書童的工作。這個時候書童和大少爺去了外院書房念書,院內隻剩下大少爺的奶娘楊氏,楊氏領著她們去了正屋邊上的一間小屋,裏邊是一個通鋪,炕上有一個小炕桌放在中間,晚上睡覺也不必收起來,正好桌子兩邊一邊睡一人,櫃子裏有兩床幹淨的被褥,兩人略坐下休息一刻就開始打掃屋子,清漣不怎麼愛說話,但是同來的寶瓶卻是個活潑的,因為剛一來就能伺候主子,且上邊沒有大丫鬟管著,這讓寶瓶一個勁的說自己運氣好,清漣也悄悄鬆了一口氣,簡單的環境使她內心安定了不少。
還未收拾停當楊媽媽就來了,先是看了一眼屋子收拾的挺整潔,心理先就喜歡了三分,但是還是擺出一副嚴肅的麵孔說教了幾句,並說大少爺馬上回來了,讓清漣隨她去大廚房取飯菜,又說以後清漣須得和她學做幾樣飯菜,以備大少爺沒趕上飯時,可以在小廚房做給他吃,清漣一一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