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萬豔同悲古今同(3)(1 / 3)

醜和美是相伴而行的。德蘇瓦爾即從醜的本身來承認醜,認為它是對於惡或病態的有意識的描繪,又承認醜是一種背景,用來增強美的光輝。

與美不同,在藝術和自然中感知到醜,所引起的是一種不安甚至痛苦的感情。這種感情,立即和我們所能夠得到的滿足混和在一起,形成一種混合的感情,一種帶有苦味的愉快,一種肯定染上了痛苦色彩的快樂。

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以其美豔絕倫,被譽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而流傳千古。相傳中國古代同樣有四大醜女。她們雖然貌醜嚇人,令人遺憾,卻品德高潔,同樣值得景仰。她們是:遠古的嫫緩母相傳,嫫母形同夜叉,醜陋無比,被看成四大醜女之首。

遠古洪荒,人類始祖先人所關心的,大概隻是苛延生命。大自然代表的,也隻是恐怖驚悸。他們崇拜代表了生殖和豐饒的母性大地。母性大地的滋育萬物和收回萬物,成了一切的象征。近代考古發現早期的雕塑,女神是圓滾滾的身軀,渾圓而巨大的乳房,下腹及臀部,而無臉型。

對人類祖先而言,所崇拜的母性,乃是即滋育人類卻又可恐怖的某種概括的大地特質。早期宗教的母性神祗,都兼具慈祥美麗和恐怖醜惡的兩種特性。

然而,人類進化的最後結果,是父係社會取代了母係社會。戰場廝殺畢竟是男人們的事。

話說軒轅黃帝,姓公孫,名軒轅,另有熊氏。他一生娶了四個妻室(嫘祖、方雷氏、彤魚氏、嫫母)。共有25個兒子,得姓者14人。後來的顓頊、帝嚳、堯、舜都是他的後代。在他的妻室中,最為醜陋的要算是嫫母了。

但嫫母的德行,卻是當時女人們的楷模。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對嫫母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妒佳冶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嫫母的智慧也極不平常。我們的始祖黃帝果然看中了她的內在美、她的智慧和美德,不嫌棄她醜惡的外表,娶了嫫母作為自己的妻子。

嫫母果然不負黃帝的厚望,除對其他女人實施德化外,還協助黃帝經戰52戰,打敗了蚩尤,降服了神農,平息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結束了蠻荒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其主的國家。開始了中華民族的文明時代。

黃帝開了崇尚嫫母心靈美的先河啊。

戰國時期的醜女鍾離春鍾離春是齊國無鹽縣人,醜到何種程度?書載她額頭高,雙眼下凹,上下比例失調,肚皮長大,鼻孔向上翻翹,脖子上長了一個大喉結,頭顱碩大,又沒幾根頭發,遠看近看都著實嚇人。一身皮膚黑呼呼的。

這等模樣雖醜陋不堪,但她誌向遠大,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平時,她考慮的多是國家大事。齊宣王執政時,政治腐敗,國事昏暗,而且齊宣王性情暴躁,喜歡聽人吹捧,誰要說了他的壞話,馬上就會大禍臨頭。

但鍾離春下了決心,冒死進諫,為拯國救民,她趕到國都去見齊宣王。齊宣王聽外麵人報,有個怪物要求見。他出了大殿一看鍾離春的醜態,趕快捂住鼻子說:“站遠一點”。

“你別嫌我醜,其實你要比我醜惡得多。”鍾離春是豁出去了。

鍾離春開始一件件曆數齊宣王的劣跡,並指出他再不懸崖勒馬,將會城破國亡。齊宣王聽她所言,極有道理,便改變了主意,把鍾離春當作是自己的一麵鏡子。他想:“對呀,要是自己身邊有這麼個人,時常能提醒自己,自己還能治不好國嗎?

於是,下駕屈身,連忙扶起跪在地上的鍾離春。相敬如賓地徹夜長談之後,宣布:把鍾離春立為王後,以輔佐自己治國。

人們對這個身邊美女如雲的國王,大惑不解:此舉,這是為什麼呢?

東漢時的孟光據史書記載:孟光又黑又胖,又高又壯,模樣粗俗,沒一點女人味。整天價舞刀弄棒,能把將軍、武士操練功夫的石鎖輕易舉起,當時她被看成是無法管束的蠻婆。父母大人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成人,卻空有一個女兒身,不禁暗自掉淚。一點溫柔勁也沒有,哪個男人會要她呢?家裏人作了她嫁不出去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