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中國男模浮出水麵(1)(1 / 3)

有人曾這樣“戲說”20世紀的中國模特:這是一個美女如雲卻又讓中國男人英雄氣短的時代。這個美人時代,和男人無緣。

可以說,中國男模是和中國女模一起誕生的。假設我們是以1989年作為起點,在十多年的不平凡的曆程中,女模特一個個大紅大紫,如日中天。且名模輩出,新星不斷。而男模中真正具有專業水準的模特,有人說充其量不超過20名。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更多地聽到的是,胡兵領軍中國男模穿梭在被女人壟斷的T字舞台上。

的確,中國模特業十幾年的發展,也一再表明:不是中國男模“憐香惜玉”或“禮讓三分”,而是他們根本就不曾有機會成為人們視線中的焦點。他們在花團錦簇的女模特中間的形象總是顯得那樣單薄,在豔麗照人的女模特的星光輝映下,他們更多收獲的的是苦澀和尷尬。似乎,他們永遠走不出為女模特做陪衫的陰影。

美麗的中國女模統領和主宰著美侖美奐的T字舞台,為無數渴望成功的女孩樹起了一座座造夢的樣板。而中國女模可以說是嫵媚的鮮花、高貴的女神、時尚的品牌。她們身上那五彩斑斕的色彩、光怪陸離的服飾和神秘高雅的氣質自然會在各種場合下,吸引著許許多多好奇的眼睛。

中國男模真的沒戲了嗎?中國男模何時能走出低穀,浮出水麵?

眼看就要跨世紀了,中國模特界突然刮起了一股撲天蓋地的“男模”熱潮,男模的黃金時代到來了

1.中國“帥哥”什麼樣

不知是由於幾千年中國封建社會男耕女織的農業文明形成格局的影響,還是受傳統文化中崇尚女性內美的古訓作怪,中國男子一直徘徊在大眾審美意識之外。就是說男人與霓裳王國無緣。似乎完美的男人,應該是陽剛之氣多於似水柔情。

力量曾經是男子漢的驕傲象征。喬丹、劉易斯等體育明星得天獨後的英氣和男性之美,永遠是人類追求的美好境界。所以,他們常常將身體語言中最為重要的發達肌肉、楞角分明的骨骼、虎背熊腰般的體形展示在我們麵前。而女人則需要通過時裝來傳遞出她們的成熟性感和溫柔高雅。

應該指出的是,中國男模中有很多人,在從事模特業之前,都是運動員出身。如胡兵曾是賽艇運動員、胡東是皮艇運動員、穆江曾是擊劍運動員。他們退役後仍然保持著良好的身體條件,無論身高,還是體形都是一般人不可企及的。於是,在一定意義上說,他們是中國男子標準體形的化身。

但是,也許誰也無法否認我們今天所有的審美趣味,已經和以往大不相同了。人們生活在一個不要流汗、不要費勁、更不要力量,相對來說柔弱的環境之中。中國的“帥哥”多是一種“奶油味”十足的小巧玲瓏的瘦弱男孩兒。而我們的主體媒介又在不時地推波助瀾,你比如各家電視台的綜藝節目中的男主持,多是一些身材體形瘦小如同發育不良的男孩子,他們以伶牙利齒,照樣迷倒一大片觀眾。而威風凜凜的陽剛十足的剽悍男子,卻不大可能走上舞台。

這也難怪,這是一個柔和的時代,卻也是一個矛盾的時代。時代發展的趨勢使自動化代替了人力,人們根本用不著一切和力量相關的東西,用不著用肌肉來顯示力量。城市被雌性化,男人也被異化和柔情化了。

在男人中“萬寶路”幾乎沒什麼人再去抽了,原因是這煙太硬。於是,男人和女人一起享受“柔和七星摩爾”——如果女人也抽煙的話。但抽煙被視為不高雅,被主體媒介稱之為“煙民”後,便不會贏得人們的好感。在各種場合裏,到處是“禁止吸煙”的提示,可是沒有幾個人跳出來,主張幹脆關掉煙廠——那可是環境“汙染源”。一方麵商家靠著那些不高雅的“煙民”們掏腰包創彙,而政府指望著稅收。而另一方麵我們的媒介卻又大張旗鼓地對吸煙者、掏腰包買煙者,進行人格抵毀,謾罵他們是“煙民”。

這是不公平的。難道不是嗎?幾乎在很多領域,對人的稱謂,出現了讓我們真的找不著北的感覺。走貓步的叫模特,寫東西的叫作家,唱歌跳舞的叫藝術家,玩經濟的叫企業家,動手術刀的醫生,開出租的叫的哥,殺人越貨的叫強盜,掏錢包的叫小偷,等等;唯有以下幾種人,記者自己也找不著北——“創造”不出一個新詞。種地的約定俗成叫農民。可把抽煙的叫煙民,炒股的叫股民,上網的叫網民或網蟲,就帶有“歧視色彩”了,也真的有點涮人的味道了。就如同那個突然間被我們叫順了嘴的詞——“前蘇聯”一樣。說解體前的蘇聯時,常有人這麼用。其實不然。蘇聯就是蘇聯,沒有前後之分。大概是去年,曾有人在《南方周末》上寫過這類的文章。

不知創造“煙民”一詞的人,想過沒有。既然誰都知道煙霧百害無益,汙染環境,何不關了煙廠,並在各大商場禁止賣煙?既然不想尊重別人,何不叫那些抽煙者“煙鬼”更痛快?

當然,現在能顯示男子漢豪氣的大海碗喝酒的情景,也隻能是在電視劇中看到了。端起大海碗狂飲,人家不說你是貪杯嗎?中國需要強悍的男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