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水鄉小鎮走來,身上散發著農民特有的氣息。
他關注著社會,關注著國家命運,將自己經營的企業作為實驗園地,在鄉鎮企業這一“蘇南經濟模式”的創新機製裏苦苦求索,在經濟管理的茫茫海洋中辛勤遊弋,終於品嚐到“正果”的甜蜜。
他出入名牌大學和政府高級機關,頭戴“客席教授”和“共和國功勳人物”頂級桂冠,麵對教授、學者口若懸河,語出驚人,話語中不時地閃耀著思想的靈光。
他為中國內地上上下下所認可、所接受、所推崇,甚至讓理論權威人士歎服。他的風度彰顯瀟灑,他的氣質流露嫻靜,他的外在形象表現在無言中。可你一接觸他,就知道他內心的灼熱。
他,就是袁勤生,江蘇省常熟市江南儀表總廠廠長,現為常熟市名城實業有限公司總裁。
袁勤生在40多年的企業經營、管理生涯中進行了認真的改革探索,積累了豐富經驗,並將此上升為理論,被譽為“農民思想家”。他沒有顯赫的書香門第家庭背景,沒有寒窗苦讀值得自豪的高學曆底氣,但他的改革實踐和管理經驗,他所提出的理論觀點,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界和思想理論界所產生的影響力,卻是廣泛而深遠的。
著名報告文學作家楊守鬆在他的長篇報告文學《蘇州老鄉》中,說袁勤生有三個“全國第一”:一是“有一輛專用凱迪拉克轎車,是鄉鎮企業家中最好的”。這輛轎車是袁勤生於1991年創辦中外合資企業時引進的,當時這種高級轎車還不多見,他風風光光地出入於縣城、省城,格外引人注目。二是“第一個被大學聘為客席教授的鄉鎮企業家”。他早在1987年就被南京大學聘為客席教授,以後又被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等7所大學聘為座上賓,數十次走上名牌大學講台,十分自信地和廣大師生交流,受到隆重而熱烈的歡迎,並產生強烈共鳴。三是“鄉鎮企業家中第一個出版專著的人”。他於1990年寫下《中小企業管理思考百題》,以“獨特的思維方式”,解答了企業改革和管理的種種難題。以後又出版《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和《開明管理與以人為本》中英文雙語本,受到企業界人士的廣泛推崇,總印數達到8萬多冊,在國內外引起較大反響。
楊守鬆的《蘇州老鄉》發表不久,袁勤生又創造了一個重要的“全國第一”,那就是:他總結10多年企業管理實踐,於1991年2月率先提出“以人為本”管理理念。他的論文《以人為本一體化激勵工作法》榮獲“全國《半月談》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特等獎”。他的學識和一係列管理論點,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體係,被專家學者稱為“袁勤生管理思想”。
袁勤生榮譽多多。
1990年2月,袁勤生榮獲江蘇省人民政府嘉獎令;1992年被評為“江蘇省商企界十佳傳奇人物”;1994年4月被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經貿委和全國總工會聯合授予“全國優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榮譽稱號;1997年被美中友協推薦授予美國紐約州首府奧本尼市“榮譽市民”;2008年6月獲“改革開放30年中國管理科學成就獎”;2009年10月被授予建國60周年“共和國功勳人物”稱號;2011年榮獲“建黨90周年當代中國管理創新突出貢獻獎”;2012年7月被授予“中國崛起?共和國建設功勳人物”殊榮……從1983年到2005年的20多年中,袁勤生接待國內外120多萬參觀學習者,為北京、河南、山東、上海、浙江、江西和江蘇等地25萬人做報告,在各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高等院校中引起強烈反響。
袁勤生的事跡,先後載入《世界人物辭海》、《中華名人大典》、《中華成功人才大辭典》、《中華優秀人物大辭典》、《影響中國500位專家》、《中國專家學者辭典》、《中國當代創業人才》、《中國專家人才庫》等10多部大型辭書和書籍。
一個成功人士,在成長、成熟的過程中有其關鍵的生活節點和亮點,有著引人注目、值得自豪的榮耀。讓我們回放袁勤生在各個時期的精彩鏡頭,一起步入那些已經塵封卻令人難忘的曆史。
鏡頭之一:吳仁寶一行參觀江南儀表廠
1985年8月11日,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黨支部書記吳仁寶,帶領全村班組長以上幹部60多人,興致勃勃地來到江南儀表廠參觀。其時,江南儀表廠雖然已成為常熟市的先進企業,被確定為江蘇省儀器儀表定點生產企業,並被評為“江蘇省綜合治理先進集體”、“蘇州市文明單位”,但各項管理工作還剛剛起步。與江南儀表廠相距不到60公裏的華西村,已從“農業旗幟”升檔為“三業並進,實力雄厚”
的先進典型,在全國聲名顯赫。吳仁寶這位大名鼎鼎的黨的十大代表、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卻帶著村黨支部全體班子成員和全村生產經營骨幹,恭恭敬敬來到這裏實地參觀考察。
袁勤生領著吳仁寶等一撥人毫無保留地逐一參觀各個車間,參觀完畢後招呼大家在會議室坐定,認真地介紹他們廠如何鏟除特權、起用人才、改革分配製度和調動職工積極性等一些做法。袁勤生強調,他們的改革管理還在摸索階段,今天將本廠一些做法和盤托出的目的,是為了拋磚引玉,聽取吳書記以及各位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