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寧靜致遠(6)(2 / 2)

“在這方麵,你有什麼金點子?”記者說。

“必須應用中國的兩個成語:一是矯枉過正,二是釜底抽薪,才能解決當前黨內的腐敗問題。先說‘矯枉過正’。目前刻不容緩的第一步,是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反腐嚴打’,規定從一個時日起,一切公務員今後隻要發生貪汙受賄行為,立即對其施行重典政策,可設立臨時專門機構,發揮全民監督和網絡舉報的優勢,實行露頭就打,發生就治,讓貪腐者真正感到此後再也不敢碰撞這一‘高壓線’,再也不敢以身試法。做到截流治汙,製止一切小貪小賄,樹立公職人員清廉形象。

這樣做,全國人民和全體公務員肯定擁護,絕無阻力和風險。同時,明確行賄與受賄同罪和舉報行賄者有獎的政策,改革公務員獎勵製度,使一切秉公辦事、業績突出的公務人員能獲得市場經濟規則下應有的物質利益,但不能搞普遍的高薪養廉。”

“你這個‘矯枉過正’,隻能是個應急的權宜之計。”

“是的,這個方案是個解決眼前問題的方案。黨的十八大以後,網絡和報刊在熱議官員財產公布這一反腐舉措,好多專家也提出了各種建議,一些地方黨委也在搞這樣那樣的試點,我認為這是不錯的勢頭。官員財產公示,這確是某些廉政國家的一個良策。但我們不能不看到,在我國,提出官員財產公示至今已有好多年了,為什麼一直沒有推開呢?這裏有深層次的原因,其中不少人擔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我覺得,試點大可不必,達成共識倒是十分重要的。從試點到推廣,曠日持久,一些地方經驗沒有很好取得,卻為貪汙者留下了對策。所以我認為,官員財產公示,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必須周密設計,全國上下在同一時日全麵推開。所有公務員分級管理,全部徹底公示,不留死角。這樣做,可以老虎、蒼蠅一起打,起到刮骨療毒的作用。

這一工作涉及麵廣,可以放在‘矯枉過正’的基礎上開展。如今官員財產來源複雜,為了有利於官員財產的徹底公示,對能說明來源的應予重視,將投資、炒股等獲得的正常利益和貪汙區別開來,對不是索賄卻道不明來源的財產,隻要願意歸公的,可免予處分,實行既往從寬、今後從嚴的政策。”

“你不愧是個思想家,考慮問題全麵,既徹底反腐,又實事求是;既迅速見效,又穩妥實施。這是你講的‘反腐嚴打’,‘矯枉過正’的問題,那你講講‘釜底抽薪’是什麼意思?”記者問。

袁勤生說:“我要說的‘釜底抽薪’是針對‘三公消費’而言的。‘三公消費’就是:公款吃喝招待、公車消費和公費出國。現在有‘四公消費’的說法,即在‘三公消費’的基礎上加上‘公款建房’。我對公款招待做了一些研究,用公款大吃大喝,是老百姓深惡痛絕的。它是滋生腐敗的土壤,是行賄受賄的公開表現。我們黨曆來重視這一問題但始終沒有徹底解決。以前有過規定,如三菜一湯,減少陪客,標準限製等,但都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對抗、淡化了。量的限製不能起到質的改變。現在有的地方規定不準上茅台,不準上魚翅……這些都是消極的辦法,說穿了都是換湯不換藥。我認為,隻有釜底抽薪,各級一刀切,嚴格規定不得發生下級招待上級和同級招待,異地招待的一切費用,財政上杜絕這項開支,巧立名目的按貪腐論處。同時規定,到下級基層調研、考察、視察、走訪的各級幹部和公務員,以及橫向參觀學習、考察調研的公務員,均按出差時間有所在機關同級財政支付補貼,標準可高於商務出差,也可按級別論標準。當然,從根本上說,必須厲行法治,健全權力運行和監督體係,推進權力運行公開化、規範化、才能遏製腐敗。”

記者聽了,連連點頭。

他呀,就是這麼目光敏銳、語言犀利。從他咄咄逼人的背後,卻能看到一顆憂國憂民的赤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