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並不一定就是戲劇臉譜裏的壞人、惡人,他可能是你的對手、你的夥伴、你的朋友、你的鄰居、你的上司、你的下屬……總之,凡是那種為達到個人目的,使用陰謀或不正當的手段,甚至不擇手段,人格低下的人都可算作小人。也許正是因為我們往往會被對方的外表和假象所迷惑,挨刀中箭也就在所難免。因此,我們要增強自身的防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練就一雙識辨小人的火眼金睛,認清小人的嘴臉,揭穿小人的畫皮,識破小人的騙局,防範小人的暗算。一旦遭遇小人之後,不至於倉皇失措而無法應對。請記住,這個世界並不是小人所能左右得了的,你的命運始終掌握在你自己手裏。
小人臉上沒貼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如果你身為管理者、領導者,則還要涉及用人的問題。用人恰當與否,關係到個人和集體的前途命運,甚至關乎國家的生死存亡。
要用人必須先要知人,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如何知人短長呢?這在於用人者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在於多方麵的長期的考察了解,這樣才能真正分清是非。如何獲得這種敏銳的觀察力呢?全憑從實踐中去獲得。
周武王曾向薑太公問策道:“君王起兵準備選拔英雄,了解士兵才能的高低優劣,你認為應該如何去做?
薑太公說:“人的外貌與內質不相一致的大致有十五種情形:有表麵莊重嚴肅而行為卻不檢點的,有外表善良敦厚而偷雞摸狗的,有貌似恭敬而心懷輕慢的,有外表廉潔謹慎而內心虛偽的,有看似真誠專一而實際無情無義的,有貌似品性忠厚而並無誠意的,有看起來足智多謀而實際上缺乏主見的,有表麵上敢作敢為而實質上什麼也不敢做的,有貌似誠懇而不講信用的,有表麵上迷糊不清而實際卻忠實可靠的,有貌似奇異偏激、言行背離常理而實質上能建功立業的,有表麵勇敢而內心怯懦的,有貌以威嚴而實質上卻容易應付的,有表麵嚴酷而內心卻謹慎真誠的,有外表柔弱、其貌不揚但出外卻事事都完成得非常出色。天下人所看不起的,卻為聖賢之人所看重,原因就在於一般人不了解其中奧妙,沒有極強的洞察力。”
周武王又問道:“那麼,怎樣才能知道這些表裏不一的情況呢?”
薑太公回答說:“要了解這些表裏不一的情況、真正看清一個人的本質有八種方法:一是和他交談,考察他的言辭談吐;二是循著話題,刨根問底,來觀察他的應變能力;三是和他就某件事情進行密謀,觀察他的誠信程度;四是當麵表彰他的學問來觀察他的德行;五
是給他錢財,來觀察他是否廉潔;六是用美色來考驗他是否貞潔不淫;七是告訴他某處出現了危難,看他是否勇敢;八是讓他喝醉酒,看他酒後情態。用這八種方法考察一番,他的賢能與否就能夠區分得一清二楚了。”
直鉤子釣魚,斜眼睛看人
薑太公薑尚,是輔佐周文王打天下的能臣。據說,對於辨識小人,他有著一些極為中肯的看法,我們不妨引之鑒之。
其一曰“同床”。即君主大都具有愛孺子、貪美色、喜荒嬉的弱點。奸臣通過買通相關的,使其惑主於宴娛酒色之中,然後趁機提出自己的請求,在君主不注意之時,達到竊權弄柄的目的。
其二曰“在旁”。君主身邊常會有一些優伶侏儒來供君主娛樂。這些人善於察言觀色,討取君主歡心。奸臣通過賄賂他們,來充當自己的耳目、說客,以達到自己欲想達到的目的。
其三曰“父兄”。在中國古代,宗法血緣關係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以血緣構成的親族關係和以婚姻構成的姻親關係在古代政治生活中有著巨大影響。這些與君主有親族、姻親關係的人是君主主要依賴和重用的對象,他們大多為朝中的權貴。奸臣往往用聲色財寶迷惑他們,結成聯盟,以共享榮華、同分權力。
其四曰“養殃”。奸臣用聲色以亂君主之心,用樓台宮榭以縱君主之欲。這樣,既達到取寵謀權之目的,又可遂貪汙謀利之野心。
其五曰“民萌”。奸臣用國家或自己家財來取悅於民眾,廣施小恩小惠,進而樹立自己的聲望,以借此謀取更大的權利,乃至威脅到君主的地位。
其六曰“流行”。君主深居九重深宮,容易為所聽到的輿論所蒙蔽。奸臣便廣尋能言善辯者,以巧飾之言,廣為傳播,流行於朝野,以達到蒙蔽君主、為自己歌功頌德、邀取聲名的目的。
其七曰“威強”。“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君主一般都知民眾力量的威懾性。奸臣通過自己掌握的權力,威脅民眾,把自己的意誌轉化為民意,進而用民意來挾製君主。
八曰“四方”。奸臣在國內重賦窮斂、揮霍國家財產、消耗國力使得國窮民貧不得不依賴於大國來謀存生存,奸臣再通過結交大國來壓服挾製君主。
所謂術臣“五術”,即首先是使用大量財物賄賂以撈取聲譽;其次是使用嘉獎賞賜以獲取眾人擁護;再次是專門結交朋黨,以尊士為名,實欲擅逞其誌;第四是使用解免、赦罪、興獄等手段以樹立自己威信;第五是假意順從民意,裝成正人君子,以此來眩惑百姓耳目。
所謂忠臣“事君三道”,即:一是事聖君,應該是恭敬謙讓、思維敏捷,不以自己之私來決斷和選擇政事,不以自己之私來剝奪和結與官爵,專心順從君主。二是事中君,應該是忠信而不阿諛,諫諍而不諂媚,剛強果斷而無私心雜念,是非清楚。三是事暴君,應該是順從而不隨大流,柔順而不屈從,寬容待人而不違反原則,用正確的道理來感化君主。
從蛛絲馬跡辨識小人
辨識小人古聖先賢有古聖先賢的理論,更有其實踐經驗,有其可以供操作的方法。這些方法體現社會的複雜和人生的智慧。有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小人再聰明再狡猾,總有讓人可辨之跡。
西漢禦史大夫張湯為人狡黠多詐,說話辦事專門迎合皇帝的心意。對於皇帝不喜歡的人,就妄加誣蔑、任意誹謗;對於皇帝喜歡的人,就胡亂吹捧、極力美化。他利用任禦史大夫的職權,經常隨意羅織罪名、彈劾大臣、殘害同僚。
張湯對他的副手禦史中丞李文一直懷有夙怨,他最寵信的小吏魯謁居,為了替主子鏟除政敵、邀功獻媚,就悄悄地派人上書皇帝,用虛有的罪名檢舉李文。於是,皇帝命令張湯來審理這個案件。張湯借機濫引法律條文施以酷刑,終於誅殺了夙敵李文。後來皇帝偶爾問起案發原因,張湯假裝自己並不知情,故作吃驚地說:“可能是李文的仇家幹的。”
其實,張湯做賊心虛,急忙趕往魯謁居家密商對策。此時,正趕上魯謁居臥病在床。張湯看到魯謁居的兩腳紅腫,就親自給他按摩雙腳。這情形正好被趙王劉彭祖看見了,心想,從沒見過一個大衙門的主管大臣竟然如此服侍一個小吏,判斷其中必有隱情;加上劉彭祖素來不滿張湯的殘暴,於是,向皇帝告發說:“張湯身為國家重臣,竟然給一個卑賤的小吏按摩雙腳,我認為其中有不可告人的勾當。”皇帝便將此事交給司法部調查。調查期間,魯謁居正好病死,事情牽連到他的弟弟身上,因而被囚禁了起來。一天,張湯恰好去監牢裏提審犯人,看見了魯謁居的弟弟。張湯本打算暗中營救,所以表麵上假裝不認識。這樣一來,魯謁居的弟弟誤解了張湯的意思,心中既害怕又憤怒。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決定叫他的家人上書皇帝,揭發了張湯與他哥哥魯謁居共謀陷害李文的經過。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盜取了漢文帝劉恒墓的殉葬品。宰相莊青翟和張湯一同晉見皇帝請罪。想不到見到皇帝之後,莊青翟請罪,而張湯在一旁不說話。皇帝下令要張湯審查莊青翟在劉恒墓被盜事件中應負的責任。原先,張湯就與莊青翟不和,張湯正好乘機羅織莊青翟“知情不報”的罪名,企圖將莊置於死地。此時,莊青翟也與宰相府的三位長史秘密商量對策,一邊派人逮捕了與張湯關係密切的田信等商人,一邊四處散布消息說:“張湯向皇帝奏報的任何事情,田信都事先知道,所以囤積居奇,成了富豪,然後再分給張湯。”消息傳到皇帝耳朵裏,皇帝問張湯:“我做什麼事,商人們都先知道事先就動手腳,好像有人把我的話告訴他們了。”張湯明知說的是他,卻故作驚訝,回答:“能有這回事?”後來,皇帝看到魯謁居弟弟的口供,認為張湯心懷狡詐、欺君罔上,就派人向張湯嚴厲詰責問罪。張湯自知有罪,就寫下遺書,向皇帝請罪自殺身亡。
這是見於《資治通鑒》中官場上權力鬥爭的一幕鬧劇。這裏引述意在說明趙王劉彭祖能夠見微知著,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張湯為小吏“摩腳”一事,洞察其中的陰謀。這確是一種較為高明的知人謀略。
透過反常現象識別小人
正常人的行為,一般都是合乎情理的,而那些不合情理的事情,其中必有原委。為此,訴諸情理的分析和判斷,也是辨識小人的一個方法。
齊國攻打宋國時,宋王派藏孫子求救於楚國。楚王很高興,答應得也很痛快。然而,藏孫子卻很憂慮地回去了。他的車夫問:“您求救成功了,怎麼還麵有憂色?”藏孫子說:“宋是小國而齊是大國。為救一個小國而得罪一個大國,這是人們所不願的。然而,楚國很高興地答應了,這不合情理。他們一定要想以此堅定我們的信心,讓我們同齊國抵抗,以此削弱齊國,這樣,對楚國有好處。”
藏孫子回國後,齊國攻占了宋的五座城池,而楚國果真沒有派來援兵。
古時候,山東單縣有一個種田人,他的妻子送飯到田間,他吃完飯就死了。他的父親認定是兒媳有意謀害親夫,告到官府。婦人經不住嚴刑拷向,被迫招供。許襄公當時在山東做官,為了解此案實情,親自到了單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