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診所地址(1 / 2)

臥佛謠:臥佛爺,臥大殿,看著自始種良田,打了糧千萬石,百姓燒香來還願,身前跪著許願的,身後站著親臉的。臥佛老爺放了個屁,猶如前台唱大戲。姑娘姑娘你別羞,小夥子掀了你的紅蓋頭,你倆抱著翻跟頭,生了一娃小娃頭。當官的,去念書,誇官亮職禦街口。種地的,抗鋤頭,來年又是滿倉流。

臥佛山中村診所,其周環列坦山,太白山(因李白遊此山而得名),塌山,西臨梁山,北依鬆山,背枕汶河,麵覽三湖,至七八月間,常秋潦兼天,臥佛山及臥佛山中村修所範圍五個自然村周圍,誠如浮艇,山水相兼,遠遠望去,令人心曠神怡。臥佛山每逢四五月間漫山遍野的槐花怒放,十裏飄香,花落的時候,又象雪漫天飛飄,又象白雲悠忽揚揚,“唰啦啦”的聲音隨風而響。文人墨客,懷春男女,燒香還願的,絡繹不絕。臥佛山以它綠色的英姿,展示著這一方人民淳樸的人生。臥佛山中村診所成立的時間,是二〇一二年初夏,正值小麥妍花的季節,在這塊風水寶地上,人類的天性與求生的思想共存,我們的故事,也就開始從魯西南大地上造作。一年四季,花兒也在這山上開,果兒也在這山上落,鳥兒也在這兒叫。天上有星星,天上有月亮,有白雲,有藍天,有雷聲,有閃電。地上有暴風,有河流,有五穀。同樣也有美女,有健男,有活潑可愛的兒童,有紮著小辮的丫兒。

其實,臥佛山本身就有她神秘的色彩,有數不清的傳說,有說不完的故事。青山四景為證:石縫春,青山新,花瑤台亂紛紛,東風話更暖,西門魚地深,鄭王城外草色潤。喜春分二月,輕歌妙舞、躋身臨門。石逢夏,青山大,白雲朝夕鬆稍掛,納涼快樹蔭,作酒魁樓下。石縫秋,青山羞,淒涼石外景色憂,聽秋風蕭瑟,觀汶水西流。石逢冬,青山封,飲馬泉水結成冰,九蓮蓬風繡,吳王廟雙仰。

且不說詩中典故如何,這臥佛山景色可謂是天造地設,人工鬼斧,這樣一個地方,象一首詩,象一支歌,象一條小溪涓涓流淌。

站在診所的大門前向遠方望去,前方三二裏的山腳下,有一村莊,那是下村,診所的左方是東村,右方是西村,上村在臥佛山下中村診所的右後側方,門前的一條寬水泥路自東向西橫貫東西三村。診所右側的一條大水泥路銜接上下二村,可謂是四通八達。

臥佛中村的右後側方就是臥佛山,臥佛山偏東北就是鄭王城,這五六個村的外圍便是山水相連。山上的水順著村外的小溪流走,一直流向遠處,流到下村村前向東去的河裏,迂回直通東村前。

西村和上村都位居於臥佛山西門魚池的下方,那魚池的水每逢夏季雨汛期漲滿,清澈深藍,象海洋裏平靜的那種籃。那些年前,農村人沒有衛生間,洗澡間。老人們在家用水盆毛巾擦去身上的汙臭,上村和西村的的小夥子,去魚池中洗浴玩耍遊泳,兒童光著小屁骨撩水嘻戲,真的好愜意。

其實,西門魚池並不太深,也就米多深,山上的水再大它都始終保持這個深度。二村的姑娘們,也會來這裏湊熱鬧,紅著臉偷看小夥子們仰泳,她們躲到槐樹後能看到他們一動一漂的身體。小夥子們洗澡遊泳是不穿衣裳的,姑娘們因對異性的向往才看得心跳加速,汗水漫流。索性她們也搭那結夥,趁晚上沒男人來的時候,來這裏洗裸澡。在水裏遊起來的時候,天上的月兒照著一條條美人的魚。每到這個時候,小夥子們很自覺,從不踏魚池一步,本來想再洗洗,也隻得退避三舍。即是那調皮的光棍,也隻能是躲在槐樹後流口水的看著。但看不到什麼,隻能憑模糊的身影,耳聽著笑嘻對罵的聲音來了解女人那特有的好東西。偶兒還會有姑娘唱幾句《朝陽溝》:清淩淩一股水,春夏不斷,往上看,往上看直通到跌水堰,就象是珍珠倒卷簾。有的姑娘也會接唱:山溝裏,山溝裏空氣好實在新鮮,實在新鮮。

而下村的小夥子們,則是在村前的河彎,從斜入河的柳樹上,象跳水運動員那樣翻身跳進河,有的穿個三角褲,還真象那麼回事。

老娘們新媳婦大姑娘遠遠的看著,邊洗衣服邊說著被窩裏的話!話兒深了刺了誰,誰就潑水給對方打仗。

她們也穿得很少,夏天啊,誰穿那麼多,洗洗擦擦的不方便,這樣多好,往上一撩小衫,用水洗胸脯和乳頭,洗白白的魚服皮,挽起褲子洗大腿,在裙子底下,相互伸進手去搓背擦後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