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本來,這次建所,張博六十萬,我老黃、劉陽出三十萬,苗院長家不在中村,也出三十萬。錢基本就差不多,在貸一點款,事情就有著落了,沒想到,我們村的村民,也非要捐一部分。孟哥那邊也有很多熱心人拿一部分。這樣一來,這樣,不用貸款就可以把診所蓋起來。後來我們一合計,幹脆開工前就搞個捐款儀式吧,沒想到,譚一村長怎麼知道的,這事與他無關,如果大家都反對他在這裏出現。現在讓他馬上退席。”黃忠易幾句話就把問題擺明了。
“我也是來捐款的,幹嗎要我退出。”譚一“唰”地從懷裏掏出一遝人民幣摔倒桌子上,有倆萬多。
“鄉親們。”張博出現在大家的麵前,眾人的目光一下投向了他。苗兒心想:救星來了。
“鄉親們,感謝您對改建診所的支持,說句心裏話,多少年來,我們沒有一個像樣的診所,打點滴輸液都在椅子上,沒有足夠的床位。身後的這幾間房子,每逢陰雨天地麵都潮濕。現在麵臨著屋漏的現實。建診所是百年大計,是身心健康的保障,將來我們這裏會成為鄉醫院的分院。但是,這次捐款儀式取消。”張博很激動的說。
“不行,這個主你不能做,張大夫,大家都是奔你來的,有了你才有希望,你把妻子拿命換來的錢都能用上,我們也拿出一點,不是捐款,要不我們都不走,直到你同意為止,要不就不開工。”人群裏有一個聲音喊著說。
“對,隻要你收,怎麼都行。”有人附和著喊。
“就這樣,你不要太固執。”有人又說。
苗兒將張博拉倒一邊,倆人簡單地交換了一下意見。張博回身走到桌前。
“鄉親們,這樣吧,今天的錢我留下,留下姓名,算我借大家的,這個錢一定還給大家,看我的麵子,也讓譚村長帶個頭。”張博目光尋著譚一,譚一趁人不注意,拿上自己的錢已跑到大門外,張博的一句話,他隻得折身回來。
“譚一拿錢跑嘍。”有人喊了一聲。
大家都哈哈地笑了。
“我這不是回來了嘛。”譚一很尷尬。
“我在講兩句,苗院長家在城裏,為了診所東奔西忙,她為了什麼,為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她拿錢,給咱們派醫生,給咱們聯係建築隊,是不是雷鋒精神,是不是雷鋒精神。”張博激動的說,他的眼裏都有了淚霧。
“下村的,排好隊開始捐錢。”孟令軍喊了一聲。隨著喊聲大家一字排開,逐步登記,一遝一遝的人民幣放在桌上,投進捐款箱。
“東村的在這邊排隊。”劉陽也招呼道。隨著招呼聲,長隊一字排開,上村的,中村的也開始排隊,都在吳青這邊。
張博和苗兒走進了診所,房間裏什麼都沒有,隻剩下一些散碎紙片,這裏馬上就要成為廢墟。在這片廢墟上,將建起一所高樓大廈,它象征著人們的健康,永遠不會為缺醫少藥而悲歎。
“東方紅,太陽升。”張博的手機響了,張博掏出接了。
“哥....我,我在學校辦公室.....我,我恐怕不行啦。”是朱榮斷斷續續的聲音,電話掉在地板上的聲音。
“怎麼回事?”苗兒發現張博大驚失色忙問。
“朱榮心肌梗塞,快,讓藍真真他們去搶救。”張博額上沁出了汗水。他隨著苗兒走出診所辦公室,出了大門,機械的朝村委大院走。人們都沒注意二人的舉動。
上村中學,這裏有八個班級,從一年級到初中八年級,它坐落在村裏西十字路口。
張博開著車,拉著藍真真和李易苗兒進入了上村中學。從大門進去直走,便看到前麵辦公室的門口圍了很多人。張博他們迅速下車,學生老師們很快讓開路。他們急匆匆進了辦公室。那張靠窗的辦公桌前,朱榮麵色蒼白,一位女教師正在給她捶胸。
“吸氧!”藍真真發出指令。李易手提式氧氣瓶放在桌上,打開氧氣罩給朱榮吸上。她麵色濕冷,口唇紫黑。張博和苗兒在吸氧的同時,一齊將朱榮架起平放在兩張對在一塊的辦公桌上。
“心髒複蘇。”藍真真對苗兒說。苗兒疊手按壓胸前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