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路過西村話孫理(1 / 2)

張博擁著朱榮回到車裏,讓朱榮坐到副駕駛上,自己駕車順著河灘路,沿著小流水,往南走。

“你今天情緒和心勁都不高。”張博邊開車邊說朱榮。

“也許是多愁善感,像林黛玉一樣的人。”朱榮說。

“時代不同,婦女的地位不同,貢獻也不同。”張博分析著說。

“我知道,但還是抬不起心力來。”朱榮半閉眼睛假寐,靠在車座後背上。

“中午好好的,現在有心思?”張博關心的問。

“沒有,別多想,多想對身體不好。”朱榮倒關心起張博來。

“聽你的。”張博說。

車進入了西村口,村口小橋處,建起了一棟小樓,仿古式結構。樓的四堰角,各有一隻肥鳥。琉璃罩廳,古式雕刻園窗。二樓外走廊盡是欄杆,紅色大漆,互字結構,造價也需二三十萬,小拱平橋,換成了小拱拱橋,有橋腿橋欄,石獅看門,橋頭的那顆槐樹卻依然沒有動。大門向西,與樓成為連體結構。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

“喂,前麵建的這座樓房不錯。”張博對朱榮說。

“這個地方,原來是孫理娘家的。”朱榮睜開眼睛看著樓說。

“是她家的老地方。”張博說。

樓的周圍,有很多建築工人在鋪人行小路,順著小河砌邊牆,安裝圍欄。材料石料都是異形廠加工了的。大門門匾上,有幾個金字:滿天雲會館餐廳。

“很有創意,這是誰家蓋的?”張博疑惑。

“差不多是那孫理吧。”朱榮神情疲憊的說。

“東西大路,南北交通,四通八達。做生意的好地方。門前潺潺流水,黃昏夕陽如歌,這種設計有詩情畫意,像《紅樓夢》的瀟湘館。”張博說。

“問一下是誰家的。”朱榮建議。

“我也有這個想法,你先休息,我進去問問。”張博說,有點好奇。

“可能是那個孫理,和我、王三貴曾是初中同學。”朱榮有了心勁。

張博下了車,直接走了過來,那些建築工人他一個不認識。過了金水橋,直接走進大門。一切都是紅磚碧瓦,院中剛栽的翠竹,在小假山旁招搖,上層和下層,都是青龍繞柱,精工細琢。牆色紅光閃耀。門窗雖是玻璃,但全是木工花欞,匠心獨運。

“張大夫,喲,張大哥,你怎麼上這個地方來啦。”樓上有一人探出頭來,是王三貴。

“三貴兄弟,這是你的豪宅,如此精雕細琢。”張博笑道,說。

“高看我嘍,這個館子造價七八十萬,看外麵也值二三十萬。”王三貴急忙下樓。

“你購買了這塊地皮。”張博問。

“我有地方,有地皮,幹嘛放下蒿攆船。”王三貴說的很真切。

“那,你為什麼會在這裏。”張博認為有故事。

“找個地方坐下說。”王三貴十分客氣。

王三貴引張博到正堂,裏邊四壁白板,還沒裝修,隻有幾隻凳子,先讓張博坐下。自己才坐下。

“這是孫理建的。”王三貴笑了笑,掏出泰山煙遞給張博,張博擺擺手。意思不吸這玩意。

“其實,孫理也挺苦的,隻不過誰都不知道。”王三貴說。

“說來聽聽。”張博來了興趣。

“孫理為什麼嫁給王允,這事你知道嗎?”王三貴問。

“當然不知道。”張博說。

“那年,孫理十八歲,她娘去世早,父親患了腦萎縮,王營是醫生,經常來給她父親打針。後來,孫理想學醫,王營找到了孫理的弱點,以確保孫理去衛生室,學醫為要,調戲她,恩威並施。孫理家那時候很窮,掙工分才夠維持生活,沒有什麼可送的,隻得將自己的十八歲年華交給了王營。王營欺負了她,她懷孕了。她以死來對待王營。王營征得孫理的同意後,便嫁給了王允,在王家,她隻是個工具,因為反複的流產,失去了做母親的權力。”王三貴滔滔不絕的說。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