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望海嶺記(1 / 2)

對於望海嶺的記載,筆者無從考證,隻知道站到此處,能看到數百裏外的大海,聽到大海的潮起潮落,及海燕在暴風雨到來之前的叫聲,這就是奇怪的望海嶺喲。

周光在前,張博在後,在蚰蜒般的山路上,走走停停,過了一道道小嶺,來到了望海嶺上。望海嶺麵向東方的巨石上,隸書著三個大字:望海嶺。望海嶺頂上,有百畝多地那麼大,有寺院,有滄田,有念經的和尚。也有來這裏吊嗓子的農村戲班,有唱歌的,有作畫的,分散在各角落,其嶺之有靈氣是因為山頂有泉水流向四麵八方。有院的大門向南,大門上寫著“天開聖境”的字樣,寺外散落的巨石上,有不少文人墨客的落款。比如說:海在嶺中。品泉觀海,或是天之驕子等等,較為突出的是,山門旁的一塊小巨石上,“?二”二字對著太陽出的地方,可謂是風月無邊。

在寺廟後仍鬆林裏,有一位練歌的姑娘,正在引頸而唱:“我的那家鄉沂蒙山,高高的山峰入雲端,泉水流不盡,鬆栢青萬年。梯呀田層層綠呀,水庫銀光散,哎嗨喲,哎嗨喲,哎嗨嗨喲嗨依喲。”

張博和周光在嶺上遊逛了半時,便坐在林邊的石頭上,一麵休息,一麵當聽眾,看著那姑娘的背影,披肩長發,站姿青蔥。有一頭牛在林邊的草地上啃草。

“映出紅花處處開,牛羊成群繞山間,我的家鄉多麼好,山區的美景唱不完。我的家鄉那沂蒙山,果樹成行糧滿川,蘋果香千裏,桃李壓枝彎,黃梨兒大呀,山楂紅豔,哎嗨喲,哎嗨哎嗨依兒喲…。”她搖頭扭臉回身轉時,看到了張博和周光在聽她唱歌,她不但不著澀,反而來了激情麵轉過來喝:“金黃的麥穗長又長,大豆粒兒圓又圓,我的那家鄉多富饒,鮮豔的紅旗飄揚在沂蒙山,哎嗨嗨依喲,鮮豔的紅旗飄 揚在沂蒙山。”

張博和周光鼓了掌。

唱歌的姑娘停止了歌唱,笑著走了過來,高興的說:“光哥,認不出我來了。蝴蝶。”伸手要握手,和台上的名星一般姿式。電視裏的明星。

“換裝了,猛然間認不出,握手就免了。”周光早就認出了她,前四村的,並歉意的玩笑說。

“這位就是姐姐的老師,長得很帥,醫術真高明,我奶奶能一人走路了,謝謝您!”山區的姑娘純真,直來直去,主攻目標很明確。

“這是當醫生的職責。”張博平靜的說。

“謙虛。我的歌唱的怎麼樣,給提個意見,姐姐的老師。”蝴蝶真的象蝴蝶,翩然依在樹上,手弄著長長的青絲。

“提那方麵的,讓周光給你提吧。”張博說,因為他從不願向別人提意見。

“他提過的,俗,總說好,你大概也是這樣吧,嘻嘻…。”蝴蝶有點瞧不起人。

“別瞧不起人,這可是作家大神,有篇小說《臥佛謠》,你回家百度一下,就知道怎麼回事。”周光怕蝴蝶傷大哥的自尊,隻好舌戰小蝴蝶。

張博很平靜,好象根本沒理會蝴蝶的言語刺激,其實,在內心深處,有些被激怒的成份。

“姑娘,你是說讓我給你提意見?”張博平靜的問,象無風無雨中的鬆樹站了起來。

“當然。”蝴蝶洋洋得意。

“你要先做好心理準備。”張博嚴肅認真。

“沒事。”蝴蝶咯咯的笑了,象風吹的風鈴聲。

“嚴肅點。首先,天生的嗓子不錯。"張博慢條斯理的說。

“作家大嬸,慢慢講,別直接了當。”蝴蝶一歪頭睨著張博,頭發自然散落一側,她意思是:快講呀。

“請問,在哎嗨喲哎嗨嗨哎嗨依喲這句上,是不是總有提不上氣的感覺?累的感覺。”張博全貫十神的看著她說。

“咦,是。″蝴蝶咦的懵住了,不飛了:“你怎麼知道?"

“我是作家,同時也是醫生,雖然我不是音樂家,歌唱家,但我知道,唱歌和唱戲是一樣,不但要有一副好嗓子,而還要有一張好肺,好肚子,好腎氣,好心勁,好肝脾。”張博一條一理的說,深了去了。

“老師,請給解釋仔細。”蝴蝶被張博的意見震撼了。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