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章 心中的曲調(1 / 2)

苗兒和師燕說著,逗著,很快來到了古槐別墅,大門開著,肖雨的雪芙萊停在樓下,苗兒在師燕的指導下,也將桑塔納停在了樓前車位上。

苗兒和師燕下了車,在走廊下按了門鈴。

“肖社長,您好!”少時,肖雨穿著睡衣才出來,頭發略微零亂,眼睛醉意朦朧,渾身散發著趵突泉的酒香,苗兒走上前去說。

“你是誰?”肖雨問。苗兒在前,師燕在後。

“這是我姑媽,苗院長。”師燕在苗兒的身後嘻嘻的笑著,做著介紹,心想:兩個大情聖,看誰勝。

“哦,聽說過,張老師說過,請進。”肖雨強打起精神。

二人隨肖雨走進客廳,精致小檀木圓桌上,放著幾碟小菜,小電影和開著,看來是獨自喝酒,獨自消愁。

“肖社長好雅興,李白詩仙獨善自飲自樂,成詩百篇。”苗兒說了恭維的話。

“見笑了,非也。心特煩。”肖雨說。無病呻吟。

“心特煩別喝酒,會傷身體的,佛家都說酒入愁腸愁更愁。”苗兒同情的說。

“杯中天地寬。”肖雨說:“你也喝一杯吧,她是學生就不喝啦!”

“對不起,我不會喝酒,也不喝酒。”為了孩子早已戒酒,孕婦喝酒,孩子貌醜。大家都坐下。苗兒自然要說該說的。

“總有一天,你也會喝的。”肖雨長長出了一口氣,這樣才解除胸悶不舒。

“是的。不過,現在沒這心態喲。等有了這心態再喝。”苗兒說:“聽說我哥的作品你邦了很大忙,多謝了,社長。”

“新人成神不易,我對這篇小說算得上情有獨鍾吧,我愛上了這篇作品。”肖雨來了精神,眼睛裏的光比頭頂上的蓮花燈還亮。

“哦,千萬不要陷進去,書,隻不過是精神食糧。”苗兒說,意在扭轉話題。

“精神糧食比任何一種糧食都重要。一旦發生精神上的糧荒,人體將我為一具空殼,行屍走肉。”肖雨說,很以真,很嚴肅,很維護自己的思想。

“你隻是說知識分子,和需要這種糧食的人。在農村,老百姓一年到頭不讀書,還照樣過得津津有味,農家小院飛笑聲。”苗兒實事是,是歪曲一點事,占一個爭議的上風,自知自己這樣說不對。

“怎麼能和鄉下人比,那裏必竟落後,耍小聰明,心胸窄狹,愛記仇,瑣事鬧翻天,目光短淺,有人寫過鄉下人這本事。”肖雨是社長,知道很多書。

“那是他們沒有到過大山裏的盆地,那些鄉下人,慈善,友好,公益心重,待人如親如客。”苗兒心底裏反對,但喜怒不到於色,她公開讚揚:我偉大的農民,打出的糧食,是如何的金貴,高樓大廈,如果不吃著糧食,那些建築工人能直得起腰來?。

“那是你的觀點。”肖雨不善於爭辯,也不樂意爭辯,一個飽經風霜的出版家,自然和苗兒不會論高低,一是她是張博的妹妹。

“所以你就心煩了,不過,我哥也是鄉下人,你怎麼能對他的作品情有獨鍾呢!”苗兒開始習慣性的進攻。

“他是人中龍鳳,自然不能和所有的鄉下人相比。”肖雨的觀念是從骨質裏發出的,是知識辨證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被感情束縛著,肯定是講不明白的。

“不對,你的腳,沒踩過發著香味的土,踩的是紅地毯,手沒握過農村的鋤,頭沒戴過農村的六角草帽,一直在商業圈裏奮鬥,這也 講並不奇怪。”苗兒還是變著調兒說她錯了,所以寬容中有針砭。

“你很厲害,難怪是張老師的妹妹。張老師沒特別介紹過你,今天才有印象,鄉土文學味很濃,有點唯物主義觀點。”肖雨淡淡的一笑,對苗兒不惱且有興趣。

“你對我哥看法如何?”苗兒問。

“和對他的文章一樣,情有獨鍾。”肖雨心跡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