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哥哥你走西口(1 / 2)

“所謂醫生的學問,我們過去學了遍鵲,華佗,孫思邈,張仲景,王叔和,但也要去學一點佛家學說,和道家學說,也要去學習一點馬恩列斯達爾文。總的說來,醫生要慈善,要有大愛之心,想群眾所要想的,幹群所希望我們幹好的,這樣,我們的事業才能如日中天,海闊憑魚躍。”張 博束了自己的講話。

林青帶頭鼓掌,大家鼓起了掌,坐一側的牧羊老人也鼓了掌,酒桌成了講台,成了會場。

“張大夫,談談我們這裏吧,我們鄉野山村,自古以來風平浪靜,解放以後也是這樣,到現在也是這樣,沒有人掀起多大波瀾,改革開放以後,村裏的年輕人到外邊去闖,男孩子也賺不了多少錢,女孩子吃虧的也不少,真正有正有學問,有見識的也沒有,象周光兄弟這樣的就隻有他一人。”林青鼓完掌扭轉了一個話題。

“我看到了,你這裏是風水寶地,將來會人傑地靈。這幾座山,這幾座山下,包括東土嶺,是一聚寶盆,你們這裏可以改變種植結構,沂蒙山小調可以永遠唱,但不能隻局限於歌詞裏那些農作物,多種果樹,選擇貯存時間長,市場銷路好,比如說核桃,每斤幹果要賣二十到三十元之間,每顆五年以上的樹令要下三五十斤幹果,還愁此地不富,還要到山外去打工。”張博將看到的,自己所知道,所想的,毫無保留的談了出來。

“我們這裏有一個女孩,這樣想過,這樣奮鬥過,為了買樹苗,出去去賺錢,最後吃了虧,懷了孕,往下的事就不說了。”林青臉上一陣陰雲刮過,張博知道他說的是玲兒。

“可以貸款。”張博說。

“要到鎮上去貸,也沒有人敢貨,因為還不起,怕有 閃失。”林青說。

“招商引資。”張博說。

“沒有那樣的能人。”林青說。

“我回去後,想想辦法,看看有沒有投資商,估記可能有人來投,具體事宜到時跟合作者再研究。”張博說。

坐在一側的牧羊老人也是一句沒有,隻是抽他的煙。

“那我就謝謝張大夫,幹一盅。”林青站起來,與張博各飲一盅,算是定下這件事。

林之聲忙斟酒,周扒周光牧羊老人都客氣的相互對飲,連吃加喝,大家多少帶了點酒意。

“張大夫,你走了,什麼時候再來?〞林之聲問。

“我不來,會有人來,以後我也會來,我說的話今年就能兌現。”張博沉思著說。

“大哥,你在想什麼?”周光看到張博在沉思。

“這裏缺少的是知識,辦個文化場所,讓人讀書,讀一些現實用的知識,來改善人們的思想。把書裏的科技、園藝,果林等方麵的書,組織群眾學習,這不失為上策。”張博說。

“這都需要錢呢。”林青說:“群眾沒錢,這雖然是革命老區,如同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我不會忘記這裏的父老鄉親,近一月來,待我至上賓。”張博說。

“張大夫,周扒和你喝兩盅,那天周扒做得不對,你給我耘地我走開。”周扒端起酒盅站起與張博碰了一下,同飲。

“因為我剛來,相互不熟悉嗎?”張博笑著說:“當個農民也不容易,那是我和周光兄弟向你學習的機會。”

“好,境界高。”周扒堅起了大拇指。

“大家都別見外,我和張大哥有緣,張大哥的到來,給全村所有患者帶來康複,及康複的希望,天熱,酒少飲,我敬張大哥兩盅酒。我先開始。

周光拿起盅子,很小的那種,山區裏還沒有先進的酒具,自己連喝兩盅。

“謝謝周光兄。”張博連飲兩盅,說。

“該我了。”林青說。林之聲負責斟酒,兩盅逐一飲下。

“我是小輩,我先端四盅,再敬張大夫兩盅。”林之聲說完,自 喝自飲,四盅酒喝完,然後執壺走到張博身邊,雙手給張博斟了兩盅酒。鄉村中禮節上最高的待遇張博站起,以示禮貌,飲掉兩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