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就像曆史的車輪,不停的旋轉,曆史不會重複,但是命運之輪卻不停地循環,起點即是終點,終點又是起點!
時間倒回到幾十年前,那是一個帶著秋風的夜晚,飄著零星的落葉。
秋天本來是一個收獲的季節,但是也帶來了冬天,正是這樣一個秋天,一個位傻裏傻氣的少年誕生了,沒人知道他什麼怎樣來到這個世界的,就連他自己都不清楚他自己的身世,因為他從小就生活在一個邋遢的環境裏。
他的父親是一位憨厚老實的農民,經常上當受騙,所以村裏人就給取了個外號叫“大老實”,可想而知,他的孩子肯定也和他一樣“老實”,因為有“其父必有其子”,唯一不同的就是這孩子比父親要聰明些,因此父親就給他取了個名字叫“馬聰”,父親希望他的孩子不要像他那樣,一輩子隻知道地裏的蘿卜,天上的太陽。
說起馬聰這個人還真對的起他的名字,從小就聰明,做事果斷,但是有些頑皮,和大多數的小孩一樣,見到人每次總是愛笑、愛說,總是像個孩子王,也許是家庭的原因,使他很小就懂得照顧家,但是命運確實捉弄人,就在他六歲生日那一天,突然得了一場大病,一連好幾天高燒不退,因為沒錢,父親交不起住院的費用,所以一直這麼耗著,坐在床邊,看著孩子,心裏有無數個心酸說不來,自從小馬聰病了以後,父親在小馬聰的身邊一直守了整整五天五夜沒有合過眼。說來也奇怪,馬聰就是馬聰,他堅強的像一顆竹子,就在父親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的時候,馬聰身體開始恢複過來了,高燒也退了,嘴裏念叨著“好渴…。。”,父親總算長歎了口氣,說“謝天謝地”。
因為這場病馬聰好像變了個人似的,頭腦不像以前那麼聰明了,也不太愛說話了,但是每次總是能說些很有道理的話來,每次到學校也不和同學玩了,總是喜歡獨自一個人坐在一個角落裏像一個思考者一樣在思考,也沒有人知道他再思考什麼,就連他的父親也不知曉。
就這樣他的童年也改變了,仿佛一夜間馬聰變成了個大人似的,他開始喜歡上了看書,每天都會到集市上的地灘去看很多很多的舊書,一看就是看到父親來找他,他也不願意離開,他看的第一本書是《三國演義》,每看到激動或傷感的情節,他也會跟著一起激動一起傷感,就連睡覺吃飯嘴裏也念叨著書中人說過的話,他有時候還會麵對著鏡子開始發呆,沒人知道他在看什麼,感覺身體會不由自主的動起來,好像是書中的某個人物到了他的身上,從此馬聰便越來越沉默。
這天是周末,馬聰一個人跑回到學校,他不停的在學校的操場上跑,一圈又一圈,跑到實在是跑不動了,一個人躺在球場的草地上,看著藍天,傻傻的發呆,“天還是那麼藍”,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看著天空希望自己是小鳥,自由自在的飛行,可以飛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去,於是他有了一個新的想法,他想出去走走,看看外麵的世界。